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3月中期

水资源多中心治理机制的构建/郑容坤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郑容坤 日期:2018-04-03 16:51:24
相关部门的横向协调机制进一步整合,形成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政府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利益协调机制。如,为解决综合治河问题,浙江省嘉兴市形成了以环保联合会为龙头,以市民检查团、专家服务团、生态文明宣讲团和环境权益维护中心为支撑的“一会三团一中心”组织框架。在这样的组织机制中,不同社会主体可以表达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参与决策,最后采取集体行动,推动水治理进程。
  (三)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投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成为制约流域治理的突出问题之一。从流域治理资金投入上看,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要渠道的资金投入模式仍未改变。以福建省Z县为例,Z县财政每年专门安排60万元河长制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2017年,Z县县级到位60万元,乡镇级自筹到位122.48万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资金来源。但该县共有6条县级河流、28条乡镇级河流、55条村级河流,按平均计算的话,每条河流每年只有1万元左右的治理资金,这对于河流的整体治理成本而言显得杯水车薪。当前应拓展流域治理资金来源,寻求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河长制的资金支持,建立生态公益基金和社会募捐制度。同时,公开资金来源和使用明细,保证河长制资金使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四)健全技术与宣教机制
  技术进步是政府治理变革的最深刻动因,流域治理的传统管理方式与现代治理方式的差别就在于治理主体是否会利用科学技术处理流域治理相关数据。现代社会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的特点,多中心主体面对的公共事务日益细化与繁杂,必须摈弃处理流域问题的固有思维,转而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河道信息管理系统。要推进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实时监控、动态管理、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以及水质查询、污染源分布、巡查日志、信访举报处理、应急指挥、统计报表等功能。同时,要利用传媒技术,加大对河长制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河长制的良好氛围,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河道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治水不是一时之治,是长久之治,需要在思想上树立多中心治理意识,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多中心主体的作用,构建河长制多中心治理的体制机制,形成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的治水合力,变被动治水为主动治水,变传统治水为生态治水,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河湖健康生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若隐.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6
  [2]王佃利,史越.跨域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式流域治理[J].新视野,2013(5):51-54.
  [3]陈振明,等.公共管理学原理: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7-38.
  [4]顾建光.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意义、基础与层面[J].公共管理学报,2006(4):58-61.
  (图表详见杂志)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