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8年3月中期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政府线上公共服务模型及仿真研究/程 灏 刘旭然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程 灏 刘旭然
日期:2018-04-03 16:07:35
际元胞空间维数Ki为各个城市线上公共服务评分量的根值,计算公式(3):
通过公式(1)(2)(3)将原始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
定义三:元胞邻居。考虑公众的线上公共服务需求,公众作为元胞,选择某项服务,是否办理成功或者是否满意,都会影响与其需要相同或相似的其他人,因此元胞邻居选用Moore型比较合适。
定义四:元胞规则。一个元胞周围的8个邻居中,若有5个及以上的邻居响应该元胞的操作,我们认为该元胞的状态值为1;若有4个及以下邻居响应该元胞的操作,我们认为该元胞的状态值为0。由于不同城市的公众响应度系数不同,故在相同规则下,所呈现的图形也各不相同。
(五)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应用元胞自动机模型与Matlab技术开发嵌入式系统,进行三次仿真实验。实验一:比较不同元胞空间下的元胞密度。实验二:比较相同元胞空间不同响应度系数下,元胞的行为变化。实验三:比较不同元胞空间、不同响应度系数下,实际的元胞行为变化。
实验一:响应度系数相同、元胞空间维数不同的情况下,公众的线上分布情况。由于元胞的实际空间维数较小,进行仿真时不能较直观地反映公众的线上公共服务需求变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将广州市、青岛市、哈尔滨市的元胞空间维数分别扩大10倍,分别为250、150、40,得出的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根据表2中的响应度系数,探究相同元胞空间维数(取三个城市元胞空间维数的均值146)、不同响应度系数的情况下,元胞状态的变化过程。取运行60次的截图,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三:探究所选取的三个城市在不同的元胞空间维数以及不同的响应度系数的情况下,公众线上公共服务需求的变化。取运行60次的截图,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一真实反映了不同城市实际参与线上公共服务的公众人数的多少。图1中,a图的元胞密集程度优于b图与c图,即广州市的线上公共服务实际参与人数最多,青岛市次之,哈尔滨市的实际参与人数最少。实验二反映了公众的线上公共服务参与程度,即需求侧的公众所需要的线上公共服务与作为供给侧的政府提供的线上公共服务之间的匹配程度。图2中,a图的元胞聚合状态比c图要好,b图较差,即广州市政府的线上公共服务较好地迎合了公众需求,哈尔滨市次之,青岛市的匹配程度较差。实验三表明政府网站平台真实反映了三个城市的公众线上的行为变化。图3中,a图的元胞密集程度与聚合程度较优,说明广州市的线上公共服务与公众的需求较为吻合,侧面反映了广州市政府的线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较完善;b图的元胞密集程度并不低,但是聚合程度较低,说明青岛市的线上公众参与程度较高,而公众的需求与线上公共服务的匹配程度低,即青岛市政府的线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满足公众的需求;c图的元胞密集程度较低,聚合程度优于b图,说明哈尔滨市的线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是线上的公众却很少,侧面反映了哈尔滨市线上公共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并没有真正做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五、结论
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与Matlab技术开发嵌入式系统植入政府信息平台,改善政府线上公共服务供需求关系。从实验结果来看,公众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通常表现为政府数据开放程度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