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月中期

“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操作化模型构建/杨世铭 刘益颖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世铭 刘益颖 日期:2018-02-06 09:59:50
iv>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摇篮中的一代”,“90后”对于未来持更加乐观的态度。[1]这一心理特质将对其组织社会化进程和未来职场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四)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与较低的不确定性规避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一个个体都置身于变化之中。“90后”群体成长于一个多变的环境中,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动、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就业分配政策的取消等,使得他们较少受到既定规则的制约,能够容忍未来的模糊性,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五)高等教育的普及、西方思想的传入与男权主义色彩淡化的关系
  伴随着高校扩张政策,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高中学生走进“象牙塔”。大学自由开放的环境、合作型作业的布置以及学生组织的存在,缩小了男女生间权利和义务的角色差异,男权主义色彩进一步淡化。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男女平等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互联网一代”,国家在升学、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无歧视化政策为男女平等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90后”新生代员工层面的组织社会化策略选择
  员工作为组织社会化的直接受用体,是组织社会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受成长、教育环境的影响,个体的主动社会化行为存在代际差异。从“90后”新生代员工层面看,其组织社会化策略选择有以下几种。
  (一)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激励与情绪控制
  职场环境与校园环境相比,人际关系复杂、任务难度大且学习方式不同,“90后”员工难免会在二者转化的过程中承受心理压力。虽然总体上该群体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但情绪管理能力欠缺,且由于“90后”员工个人本位意识强烈,极易忽视不良情绪的泛化问题。因此,“90后”员工可通过积极参加组织内外的社会化活动来提升心理资本存量,强化积极心理暗示,以实现充分的自我激励和情绪调节。
  (二)以技能发展作为组织社会化基础:防止眼高手低
  近年来,“90后”员工的知识储备与工作要求不匹配的现象受到广泛关注。这一矛盾的有效解决需要从员工方面进行调整。对技术岗位上的员工而言,主动参与相关技能的学习与培训,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对职能型岗位上的员工来说,观察、模仿与试错则是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关键路径。
  (三)积极寻求信息反馈
  “90后”群体作为职场新人,在工作实践中难免存在一些不恰当甚至错误行为。为减少自身的职场无效表现,“90后”新生代员工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寻求来自领导和同事的信息反馈。对于深谙社交媒体的“90后”而言,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等非正式渠道来获得信息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工作状况,因为非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往往更加真实和充分。
  (四)高效人际关系网的构建:参与式工作与非正式师徒制
  高效人际关系网的构建可以有效减少“90后”员工面对组织环境时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帮助其了解组织成员对自身的角色期待,从而采取适宜的组织行为。同时“90后”群体具有较强的表现欲,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