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月中期

间断性完全演化家族企业的基因与环境选择/刘力钢 谢 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力钢 谢 涛 日期:2018-02-06 09:29:53
内部博弈是否完成是决定家族企业能否完成演化、成功延续的重要条件,能否通过搜寻和创新形成家族企业演化的基因,即形成内生化博弈框架的新基因组合是家族企业博弈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荣氏家族企业为例,分析间断性完全演化家族企业的演化基因与环境选择。
  二、荣氏家族企业的演化基因与环境选择
  “荣氏家族”属于间断性完全演化家族企业的典型代表,尽管这类企业目前还在延续和传承,但在企业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连续过程,家族企业基因组合尚未完全形成,演化存在不确定因素,故而未来企业是成为连续性完全演化企业,还是变成未完全演化企业,还在家族企业演化的过渡之中。
  (一)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与外部环境变化
  对于荣氏家族企业的研究,一般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始。19世纪末,荣氏兄弟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从事钱庄生意,到了20世纪初,经营钱庄的两兄弟在钱庄面粉业的大宗往来中看到了商机。兄弟俩找到了与父亲有多年故交的官员朱仲甫等几位投资者,建立了保兴面粉厂,朱仲甫股份最多,担任总经理。1903年,看到面粉厂的管理经营都被荣氏兄弟把控,并且获利相对微薄,朱仲甫决定拆股。朱仲甫最终撤出保兴面粉厂后,荣氏两兄弟将面粉厂由保兴更为茂新。茂新面粉厂进入正轨之后,荣氏兄弟看到了棉纱行业的商机,于1905年与其他人合伙筹备建立振新纱厂。1915年,随着振新纱厂股东矛盾的日益加剧,荣氏兄弟从振新纱厂中退出,在上海创建后来构成荣氏家族企业中与茂新、福新并列的第三个重要部分——申新纺织系统。面粉业和纺织业两个行业推动了家族企业的迅速发展,1921年荣氏建立了茂新、福新、申新企业总公司,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家族企业集团。1938年荣宗敬逝世后,由于企业规模庞大,家族企业控制权争夺矛盾激化,作为荣氏家族企业控制机构的“三新”总公司,分化成了三个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荣毅仁不得不顺应时势,于1954年带头提出将荣氏家族企业与国家进行公私合营,[1]荣氏家族企业在内地则暂时消失。1978年6月,荣氏家族企业集团第三代传承人是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他利用荣毅仁在香港九龙纱厂、南洋纱厂的股份起步,将间断三十余年的荣氏家族企业唤醒,通过投资爱卡、国泰航空、借壳泰富上市和设计收购恒昌等几次出色的表现,成功延续了荣氏企业的家族“衣钵”。
  (二)荣氏家族企业的内、外部博弈分析
  1.荣氏家族的外部博弈
  (1)荣氏兄弟与合伙人朱仲甫的博弈分析
  保兴面粉厂的最大控股股东是朱仲甫,事实上荣氏兄弟在保兴是企业经理人的身份,荣氏兄弟与合伙人朱仲甫的博弈,是企业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的博弈。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企业所有者离开企业,经理人荣氏兄弟占有企业,最后逐渐发展成荣氏家族企业。从后来荣氏家族的发展过程来看,荣氏兄弟逐步获取企业股权,进而拥有企业的目的是明显的,这是荣氏家族企业基因中将企业家族化的过程。
  首先,对于官僚背景出身的朱仲甫而言,尽管担任保兴面粉厂总经理,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缺少经验,保兴面粉厂实际上的管理经营权都在荣氏兄弟手中。朱仲甫可以选择信任或者不信任荣氏兄弟对面粉厂的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