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1月中期

利益博弈与公共政策执行道德风险规避思路/王 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君 日期:2017-12-06 10:33:20
个单位。当上级地方政府选择等待政策变通时,如果下级地方政府选择政策变通发起策略,则成本2个单位,利益1个单位,总收益-1个单位;如果下级地方政府选择观望策略,则成本0个单位,利益是0个单位,总收益也是0个单位。因此,不管上级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如何,观望策略都为下级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如果上级地方政府仍然选择等待,那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在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纳什均衡策略集合为上级地方政府主导政策变通、下级地方政府观望上级行政行为后做出选择提供了依据。这种情况下,相当于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之间“合谋”与中央政府进行博弈,各级地方政府均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共政策执行的道德风险显得不可避免。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智猪博弈模型中公共政策执行道德风险产生除上文提到的三个基本条件,还存在风险分担机制因素。风险分担机制即上下级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政策变通的风险。一方面,上级地方政府分担下级地方政府打折执行公共政策的风险,一旦遭到中央政府的彻查,下级地方政府可以“上级指示”为由进行责任推脱。另一方面,下级地方政府分担上级地方政府打折执行公共政策的风险,在接受中央政府彻查时上级地方政府可借助“下级地方政府众多,难以监督”等理由减少自身责任。总之,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催化了道德风险的形成。
  (三)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将博弈视角设定为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同级地方政府都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相互独立的理性主体,因此,即使是同级地方政府,其利益期望和目标函数也是存在差异的。假设地方政府A和地方政府B是同一层级的两个地方政府,且同时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某项公共政策,此时地方政府A、B均有两种策略选择,即严格执行公共政策和打折执行公共政策,具体博弈模型见表3。
  如果地方政府A、B均选择严格执行公共政策时,两主体的收益情况为(4,4)。如果其中一方选择打折执行公共政策,另一方选择严格执行公共政策时,打折执行的一方更有利于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而严格执行的一方则不得不分担另一方风险(造价成本、处罚成本),因此,打折执行一方收益为7个单位,严格执行一方收益为3个单位。但事实是,收益较少的一方处于理性考虑会采取“积极”策略,继而打折执行公共政策。根据上文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中央政府基于理性经济人属性倾向于选择默许政策执行策略,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即使打折执行公共政策,但被彻查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地方政府可以明目张胆地变通公共政策,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此时地方政府A、B的收益情况分别为9个单位。同层级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纳什均衡是唯一的,即地方政府A打折执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B也打折执行公共政策。这就很明确地解释了实际政治生态中,地方政府之间攀比、效仿、竞相破坏公共政策,扭曲公共政策原有意图的行为,是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公共政策执行道德风险规避机制构建
  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之间利益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即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政策选择出发点。为此,规避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在于整合相关主体利益,构建公共政策执行合作与信任关系。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层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