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8月中期

邻避冲突中社会公共理性重塑研究/郝雅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郝雅立 日期:2017-10-13 16:27:00
建”事例表明,邻避设施周边居民对于参与邻避运动有着“较高心理卷入程度和主动精神”[7],这充分体现出个体理性的推理思维和算计逻辑,即在付出成本时的漠然、被动和抢夺公利时的主动、热情。
  1.个人利益维护:不要建在我家后院。政府兜底的事例似乎给了人们一个提醒:任何不能解决的问题但凡闹到政府那里,自然就会有人出面解决。这也似乎在启发人们,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能拿出的资金是无限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政府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填补自己的利益欲望。基于社会民众对生活环境的敏感性和信息源不同,对邻避项目感知到的环境成本也各有所异。如前文所述,首先是“说什么也不能建设”的拼命抵抗,这是根据对邻避项目的外部性的定位才有的决策,更多的是意识到了邻避项目对人身的致命性、危害性,属于一种人身利益的正当维护。其次是“商量一下可以建设”的补偿争取,他们认识到邻避项目外部性的有限,只是借此机会获取更多私利补偿,属于个体私欲膨胀的非正义攫取。这两种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情况都源自社会个人与政府之间基于个人利益的博弈。
  2.公共利益分享:也不要离我家太远。也不要离我家太远说明了社会个体的个人理性动机。邻避项目投资额巨大,在负外部性不是很明晰或者远离于此生活成本加大的情况下,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节约也是值得期待的,在这种可预见的经济效益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搭上市政设施的便车。例如,人们不希望垃圾站建设得离自己家太远,过远的距离不仅加大了自家垃圾输送成本,也易造成周边小型垃圾堆积点泛滥。社会个体基于个体理性对于垃圾场之类的邻避设施的区位距离是有一个主观上的评判标准的,私民社会为了争夺公共利益而采取的态度是邻避运动博弈的组成来源。
  三、个体理性下逐利行为的溢出损害效应分析
  外部性或溢出效应,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8],前者为负外部性,后者为正外部性。外部性不仅仅存在于项目建设上,还对区位内公民的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强加负面影响,使其承担项目成本,即使一些科学化的先进项目设施也是如此。同样,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思想文化、社会行为会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对整个社会传递或正或负的溢出效应。
  个体理性支配下的个人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追逐行为在观念表达和行为实践中也是存在外部性的。在邻避运动中,社会个人逐利行为对他人和社会均产生影响。对于个人来说,逐利行为可能会给自身带来利益收获,如征地补偿、污染补偿、伙伴信任、团体归属等,也可能给其带来行为成本,如冲突中的人身误伤、联盟者的信任流失、围观者的负面评价等;对于社会来说,社会个人逐利行为尤其是非理性行为会导致社会公共建设受阻、补偿资金增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受众行为模仿、社会道德破坏、社会运行成本加大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倒逼政府行政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和完备化。社会个体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逐利行为对个人与社会的外部性呈现出正、负两个方面,超越体制约束的非理性行为所具有的负外部性更为明显,更多的人采取更加激进的行为进行利益追逐。这种负外部性造成了非理性维权的示范效应,而阻止他人接受这种影响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每一位私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