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7月中期

学习型场域与反思性惯习:基于知识创新的组织模式的系统生成/吴 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吴 俊 日期:2017-08-01 18:36:03
待、价值观念、行动策略等内化为理所当然且广泛接受的社会事实,且这些社会事实的影响超越了组织的技术需要的价值判断而渗透到组织内部。这一过程既是场域的结构化过程,也是组织建构其自身合法性的过程。一旦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有悖于这些社会事实,就会面临合法性危机,威胁组织及其成员今后的发展。基于此,科层组织与科层型场域结构之间的适应性,一方面,增强了组织之间的同质性,促使它们继续围绕更大范围和程度的制度一致而组织起来,同时,基于绩效逻辑的技术活动或知识生产活动对组织结构的制约逐渐减少,组织表现出一种基于合法性机制而非绩效性机制的运作逻辑;另一方面,从根本上形塑了行动者消极保守的常规性惯习,如绝对服从等级权威,对制度的仪式性遵从,对秩序、计划和规范的热衷,对组织绩效目标漠不关心,基于人际关系淡漠的表面团结,为维持和增强合法性而进行实践模仿等。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在组织的实践行动上,对制度化规则的刻板遵从和缺乏变通,大大限制了成员行动的阈值,扼杀了组织创新和变迁,不仅严重背离了组织的绩效标准,而且组织成员对组织内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降低,成员之间由于关系疏离而产生一种表面的消极团结;在组织的权威关系上,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形成对立分化的局面,即基层行动者了解情况但不拥有决策权,组织领导者拥有决策权但不了解情况。
  借助科层型场域与行动者常规性惯习的交互建构,组织的制度结构与行动者的认知结构之间形成了一种本体论契合的关系,使制度通过人们的共享思维和共享观念而无意识地发挥作用,即组织行动者把场域认可的行事方式视为一种完成组织目标的自然而然的社会事实而接受,进而实现了场域结构与组织行动之间的高度耦合。具体而言,当组织及其成员背离仪式性制度要求时,就会遭遇失败。那些特立独行的不遵从制度规则的组织,即使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获得了绩效提升,也会因为丧失合法性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当仪式性遵从制度规则的合法性收益小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绩效收益时,组织及其成员会保守地倾向于前者,而非后者。因为即使组织计划失败,组织管理者仍可以在“程序是严谨的,决策方式是合理的”这一合法性说明的庇护下减轻责任。凡此表明,组织通过制度性要素的整合,确保对科层型场域的规则、程序和标准的仪式性遵从,不仅有助于提升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程度,使组织的经营管理行为免受质疑,而且确保组织在科层型场域中获得合法性、稳定性以及必要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层型场域通过合法性机制的运行发挥作用,形塑行动者的常规惯习,实现组织的制度化,使组织及其成员生成关于集体环境和集体活动的前景预期,一方面,使制度作为程序化的活动、实践惯例或对各种情景的一种共同的应对方式,嵌入到组织的支持性和再生产性实践之中;另一方面,使行动者把制度逐渐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客观社会事实而接受。
  综上所述,对于场域中的组织而言,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环境:制度环境、技术环境,二者对组织的要求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前者的运作逻辑是合法性机制,后者则要求组织遵从效率性机制,即按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然而,对于科层型场域中的组织而言,技术环境的绩效性要求与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要求之间常常存在一种结构性矛盾。其一,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