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12月中期

技能型后备人才领导力结构及其测量/李蕙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蕙羽 日期:2017-01-22 16:16:55
技能型后备人才领导力概念界定为: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公民素质,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在特定的场合领导和影响他人,引领积极改变,实现个体、组织目标的素质和能力的总和。
  二、技能型后备人才领导力开发的必要性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不可避免与其他社会成员打交道、产生互动,不论你是否是领导者,都在被领导、被影响或领导、影响他人。人人需要领导力,每个人都会领导自我、领导他人、领导业务[4]。另外,笔者在高职高专学生领导力开发意愿的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学生都有领导力提升的需求。
  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角度来看,高职高专学生领导力的开发极其必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里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信息时代对所有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是大学生引领改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要素,同时呼应了高等教育培养领导人才的目标。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对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做了进一步细分:“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里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指的是具有精湛的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自身技艺高超,具有工匠精神,更要在此基础上具备组织和统领能力,引领他人,推动组织、社会、国家发展。不论是从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素质要求还是高职高专学生特定群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都包含了对领导力素质的要求。
  因此,高职高专学生不论作为一名公民,还是作为建设国家的高端技能人才,领导力的开发极其必要。只有具备一定的领导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家庭成员、社会公民,才能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影响他人,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辐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技能型后备人才领导力的结构及其测量
  (一)国内外既有测量
  如前文所述,领导力概念和理论众多,测评方法也各有不同。国外对领导力测评的量表开发早、成熟度高,针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开发量表也较为成熟,其中以美国的几种理论及量表运用较为广泛。现将国外影响较大的领导力理论及量表归纳如下(见表1)。
  国内对领导力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以研究职位领导力为主,从初始的引进、借鉴逐步发展到本土化研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国内领导力量表构建较早的是凌文辁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他在借鉴日本学者三隅等人的PM量表的基础上,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将个人品质因素放进模型,建构了中国本土化的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随着对领导力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发现,领导力不仅仅是技能问题,精神财富(责任、正直、诚实、谦逊等个人品质)即价值取向的问题,或者说德的问题,在领导力效能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代表性的测量有樊景立等(2000)的家长式领导“三元模型”,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2006)的领导力五力模型,胡月星(2007)的科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结构模型,陈小平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