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7月中期

荀子“君道”思想的领导科学视角解读/王政剑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政剑 日期:2016-07-13 09:54:53
清,而是具体的治国政策,比如按等级规定赋税、主持公道、处理民事纠纷、管理使用好各项物资等。
  荀子认为“性伪合而天下治”,而礼法又不是天地自然之理,因此需要“待圣人然后分也”[1]322。“圣人”无疑就是指君王。于此,荀子以“王制”为基础,提出自己的“君道”思想。“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1]195。荀子认为,“君道”最基本的应该是修身、养心。孟子谓之修身在于“思”,因此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2]293。意思就是:诸如仁、义、礼、智这样的道德,并非外在的虚荣,而是人内在固有的追求,如果人们尚不具备这些,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荀子对此持批判态度。我们已经指出,荀子是以“性恶”为基础的,因此他认为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特别是遵从礼法的要求,则必须首先依靠良师的教化,因为没有良师的教化,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礼法;其次按照礼法的要求去做,仅仅意识到什么是礼法并不能使之满足礼法的要求。因此他说,修身、养心的目的在于使“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1]23-25。修身、养心是对“君道”最基本的要求,更进一步的要求是“能群”。一方面,荀子认为君王要“能以公义胜私欲”,这是治国理政的前提,因为君王是万民的表率,所谓“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1]195。君王就是万民的良师,是他们遵从礼法的楷模。另一方面,荀子认为君王之道,在于“能群”。他说:“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1]197。君王之道就是治国理政之道。它要求君王能够善于按照礼法所要求的等级和分工使得国家统一安定。它大概包括四方面:能够使人们得以休养生息;能够主持公义,处理民事纠纷;能够合理安排工作;能够合理划分等级。
  荀子的“君道”思想是以“王制”为基础的,修身是要让君王自身符合“王制”的要求,“能群”则是要君王按照“王制”去治理国家。荀子所谓“王制”就是礼义法度,因此在“君道”的四方面内容中,首先是要满足人们“生养”的共同需求,除此之外都涉及如何划分等级。荀子在《王制》中说:“贤能不能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1]114由此可见,荀子对礼的改革虽然形式上不甚彻底,依然将礼法并提,但是在内容上却是彻底的。孔子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1731同时也认为:“如用之,则吾从先进。”[3]109就是说要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士大夫的子弟。但如何判定谁是“先进”还是“后进”?孟子则提出:“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2]180意思是说:国君选用贤才,不要听信身边的人举荐,也不要听朝里的官员们举荐,全国人举荐都说这个人是贤才,再考察他,发现他确实贤能,再用他。我们试想,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