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岳飞、袁崇焕之死的原因与痛点解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孔维民 日期:2018-01-31 18:33:14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曾经约定不杀大臣的宋朝,开160余年之先河,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岳飞。到了明代,崇祯帝再次冤杀袁崇焕。这两次领导悲剧不仅使民族背负了屈辱,冤案的制造者本人同样以害人不利己乃至害人更害己的结果得到了报应。因此,探究这类领导悲剧的成因,方能在未来避免类似的悲剧。下面主要以岳飞、袁崇焕被冤杀的历史事实来加以诠释。
  一、宋高宗杀岳飞的三大缘由:保自己的皇位,拿岳飞做交易,顺应内斗要求
  1122年,岳飞从军时只有20岁,但是由于过人的神勇兼智谋,一开始就成为军中著名的战斗英雄。1130年,28岁的岳飞第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他的军事才识深得赵构赏识。1133年,31岁的岳飞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亲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他,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使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此一阶段,二人之间的君臣合作堪称楷模,属于蜜月时段。
  和谐的君臣关系最终以杀戮结束的原因很多,从宋高宗这一方面来看,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
  一是确保自己的皇位牢固。赵构继位的时候,父兄虽然被金人掳去,但是尚在人世。而岳飞虽然身为武将,却有内蕴的儒家士大夫气节,力主北伐,迎回二帝,这就犯了赵构的忌讳。到了1137年提出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岳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不再提及迎还“二圣”或者“渊圣(宋钦宗)”之事,只将钦宗包括在“天眷”之中。本来第三次北伐出于赵构的授意,但是赵构回头思考,一旦北伐成功,迎回自己的哥哥,两人之间的位置还是难以摆平,故再度出尔反尔,岳飞则以撂挑子的态度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而关于皇位的问题,赵构思考得远比岳飞复杂。岳飞从军事的角度着眼,时刻备战,时刻督军,严格训练,在军中威望日高。另外,为了北伐成功,岳飞希望掌握更多的兵权,但是赵构对此却有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将领,任由其发展,他们会不会再来一次黄袍加身?因此,随着军事斗争的深入,岳家军越强悍,赵构的心病则越重。朱仙镇大捷中,岳家军的500背嵬铁骑冲击10万金军,而金军一击则奔溃,几乎彻底放弃南侵的企图。至此,宋高宗终于觉得外部的军事压力已经缓解了,不仅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在岳家军班师以后,还借故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军权,使岳飞彻底脱离了军队。
  二是拿岳飞做交易。这是岳飞冤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但却是事实。当时金国与南宋之所以在议和的时分掌握绝对的主动权,除了赵构变态地恐惧金军实力(高宗早年出使金国,被金军的强壮吓得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主要还在于金国手中扣押着徽钦二帝以及赵构的亲生母亲韦妃。因此,当自己的父亲徽宗的死讯传来的时候,赵构的心理上立即崩溃,居然亲口告诉金国使者:“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宋史?后妃传下》)赵构自己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了对手,金国自然乐意利用。宋高宗的宗旨是以战求和,而金军屡遭岳家军痛殴,急切希望除掉自己的心头大患。因此,议和的金国使者向秦桧转达了金军主帅完颜兀术的要求——“必杀飞,始可和”。秦桧将这一要求转达给了宋高宗,高宗则予以了默许。
  三是顺应内斗要求。这是岳飞冤死的直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