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中国“个性官员”及其成败因素分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光炎
日期:2015-09-11 10:16:15
“个性官员”是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种值得认真思索的现象。而今,有的“个性官员”已经悄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我们有必要对“个性官员”做一个界定,否则,这个问题难以研究下去。笔者以为,今天的“个性官员”,就是指有所作为、敢作敢为、性格强悍、雷厉风行、群众褒贬不一的领导干部。
一、关于“个性官员”的分析和回顾
“个性官员”的性格是好强的。他们不善于瞻前顾后,做事往往犯绝对化的毛病;有时比较张扬、狂妄、霸气、粗暴;干起工作说一不二,不拖泥带水,不当老好人,不擅“中庸之道”。
“个性官员”对工作尽职尽责。他们有事业心、责任心,一心扑在工作上;敢作为,敢担当;有血性,有胆识;争第一,敢冒险;能办事,办成事;不怕闲言碎语,不怕别人议论骂娘,认准的事情坚决干到底。
“个性官员”在人际关系方面几乎是毁誉参半,说他好话的人和埋怨他的人差不多一样多。当事情伤害到个人利益时,有私心的人就骂他,但事情办成办好之后,又有人惦记他的好,真正是“太守修运河,功高怨气多。千年万载后,功在怨消磨”。
“个性官员”一般比较清正廉洁。他们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已经树敌不少,特别是还要忙忙碌碌地扑在工作上,所以,不敢再惹是非,也没有功夫去惹绯闻。
“个性官员”的优点和缺点、亮点和污点并存。优点、亮点都属于工作上、事业上的专长,缺点、污点多是作风主观、态度粗暴的问题。正是有高峰必有深谷,有明显的优点必有明显的缺点,“鲜花不香,香花不鲜,又鲜又香的花带刺”。
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极有个性的,尤其以军方将领最为突出。彭德怀刚直不阿、脾气急躁,认准一个理宁折不弯,天不怕,地不怕,骂人太多,树敌不少,但他能够担当大任,在长征路上屡屡克敌制胜。毛泽东给他的嘉奖电文是:“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有时也表现得十分霸道,但他指挥志愿军将士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交手,打出了军威,维护了祖国的安宁和尊严。据外交官师哲回忆,连斯大林都十分欣赏彭德怀的性格和风格。电视剧《亮剑》中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也很有个性,据说其原型是号称“疯子”的王近山中将。荧屏上的李云龙狡猾善诈,放荡不羁,组织观念较差,很难跟政委合作,还聚众向军事教员发难,常常被师长,但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赤胆忠心,在对敌斗争中多谋善断,大胆亮剑,屡建战功,成为电视观众交口称赞的英雄。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张飞、李逵也很够“个性”。他俩喝大碗酒,吃大碗肉,不拘小节,不计后果。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被怠慢时,张飞怒不可遏;李逵误会了宋江回到梁山泊,连杏黄旗都砍了。但他俩打仗都是打先锋的人物,所以,刘备、宋江都能“忍”他们的胡作非为。
英国首相丘吉尔承认自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学生”,他妈妈也说他“是一个难以管教的孩子”,学校行为守则“几乎都不执行,而且经常寻衅斗殴,自讨苦吃”。他先投靠保守党,因没能在政府中捞到一官半职,转而进入自由党,后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