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问题探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春福 日期:2013-05-12 10:32:01
  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和有效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序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已经显出雏形,但制度不精细、不周全、不协调等问题或多或少存在,制度的信度和效度面临现实拷问。对此,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价值内涵,探究当前和今后制度的路径选择,促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更好地与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宏观背景相呼应,与干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一、正面评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现状
  (一)制度整体盘点。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总体上呈现出由传统到现代、由自发到自觉的深度转型,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便是越来越依靠制度选人用人。从效力等级来看,既有国家基本法层面的《公务员法》,又有党内基本法规层面的《干部任用条例》,还有以“中办发”、“中组发”形式颁发的一系列工作规范,而省级以下的各类规定、办法、细则、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更是数量繁多,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对上衔接配套、对下引领指导的重要作用。从规范内容来看,既有《干部任用条例》对于选拔任用全流程的制度安排,又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票决制、公示制、职务任期制等各环节的具体规定,还有四项监督制度以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配套规定。这些规范性文件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不同方面,初步构成了纵横交错、配套衔接的制度体系。
  (二)制度动态实践。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遵循党内法规,结合地方实际,大胆创新,不断拓展干部选拔任用的领域和范围,推动了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多样化,加快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尤其是随着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差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积极探索和逐步定型,单一封闭的干部选用模式开始打破坚冰,民主科学基础上的多样化选拔任用方式日渐勃兴,选人用人行为更加科学规范,按程序选人、靠制度选人已逐渐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是,“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氛围加快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基本建立,高素质党政人才的脱颖而出具备了常态化的制度保障,各项制度在动态运行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功能。
  (三)区域工作现状。近年来,常州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化形成了独特的点状分布和特色亮点。一是系统化的探索。常州始终坚持系统谋划、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不是孤立地去建立若干单项制度,而是关注制度改革的综合效能。二是区域化的特色。形成了分层分类选拔的“1+7”模式,承担了江苏省委组织部“规范干部提名制度”试点任务,尝试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海外博士担任聘任制领导,开展了公推公选全国第一个县级市市长人选等工作,形成了以“电子业绩档案”、“岗位职责规范”、“综合考评”等为支撑的干部选拔任用综合配套体系。三是融合化的趋向。注重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的需求决策、评价决策和任用决策研究,广泛运用“优选模型”开展差额比选,通过“人选成熟度、人岗相适度、班子优化度”的三维评价,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适,促成各类传统选任方式在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旗帜下实现深度融合。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