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空降”干部与“土著”干部的和合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江华 日期:2012-08-16 15:17:49
  “空降”干部是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法宝。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空降”领导干部的频次之密、数量之多,已使之成为用人的一种时尚。“空降”干部与“土著”干部在工作中如何和谐相处,笔者认为须遵“四道”。
  一、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那么,在现代,“空降”干部该如何把握与“土著”干部相处的分寸,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实践好中庸之道呢?
  第一,忠恕待人。何谓忠?何谓恕?忠有忠诚、公正、不偏不倚之意。忠是在与人谋、与友交、事君或道德实践中呈现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德性。在《论语》中,忠与恕意义不同,恕近于仁或者说是仁,忠则不及于仁。忠是自我在道德实践中所应呈现出的公正无私的心理状态,恕是仁道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从积极方面讲的仁,还是从消极方面讲的仁,都是恕。可见,忠恕之道,既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乃至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显然,“空降”干部的忠,就要求“空降”干部与“土著”干部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恪尽职守,公正无私,不偏不倚;恕,就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设身处地地为“土著”干部着想,为对方考虑,换位思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恕道的体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同样是恕道的体现。
  第二,和而不同。早在春秋时期,周太史史伯就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他认为,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事物的相互掺和所形成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能不断产生新的事物,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同是“以同裨同”,即同一事物的重复叠加,它不仅不能产生新事物,甚至会使已有的事物也无以为继,“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事物的并存是必然的、合理的,世界因不同事物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易传》亦言:“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最完美的和,中和是恰到好处的和;太和是理想、静的,而中和是动的,即在不断的变动中,不断调适自身而与外界事物达到和的状态。因此,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求大同存小异。对于“空降”干部而言,要与“土著”干部相处好,同样要求大同存小异。一是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到来挤掉了部分基层干部的晋升空间,挫伤了一部分尤其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土著”干部的上进心,使他们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在心理上认为他们会厌烦你这只仕途的“拦路虎”,不会主动配合你的工作。二是要摒弃觉得自己到基层任职是“钦差大臣奉旨处理地方事务”的错误认识。这就要求“空降”干部要适应环境,摆正心态。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切忌颐指气使,将自己的意图凌驾于组织之上。如果待人过于严苛,或者是过于放任,都不是与人相处之道。
  第三,共育并行。如果说推己及人是不同文明实体相处的态度,和而不同是不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