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情感逻辑/刘 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 颖
日期:2024-05-10 11:45:50
理想、共同追求,把本国与友国的未来规划进行跨文化结合,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谋划彼此实现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与情感交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以邻为壑”到“与邻为伴”,习近平文化思想摒弃中心主义理念,将情感的凝聚力向国外进行跨边界延伸[21],从本国、他国以及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进行综合考量和多方权衡,搭建跨越民族文化、种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共通情感,以既立足本国文化又高于本国文化、心系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世界之情塑造出作为情感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精神标识,并为各国文化互通与世界文明互鉴提供了正确价值指引。
三、以情明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情感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情感意蕴在文化建设的坐标系中日益得以彰显,成为极富实践意义的价值符号和情理参照,表现为文化惠民、文化强国、文化兴邦、文化立世的情感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情明理,坚持情理合一,发挥情感意蕴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功能,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情感追求转化为激发全党全体人民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的精神动力。
(一)情系人民:以公仆之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22]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情怀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的公仆情怀。公仆情怀作为一种具有亲社会亲人民趋向性的政治情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精神特质,也是其借以与群众达成亲密关系的情感介质。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要继续坚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情感导向,“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18]523。一方面,注重情感交流,以公仆之心体察人民精神生活的现实诉求。领导干部要更正漠视群众、疏离群众的危险态度,深入基层、走向民间,“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16]108,坚持以情动人、以心化人。既要创新更多亲民方式向群众传递党的文化政策主张,又要开辟更多便民途径接受群众的各种情感反馈,了解精神富裕与精神贫困之间的心理差异情况,做好情感资源补给与支持工作。另一方面,注重精神体验,以公仆之心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现实需求。公仆意识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树立公仆意识、践行公仆本色,主要在于持续满足人民思想、情感、审美等精神生活需要。要明确划分公利与私利的价值边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生产导向,提高精神产品供给质量,完善精神产品分配机制,推进精神交往的深度互动,塑造精神消费的价值理性,不断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到精神文化资源的生产、分配、交往和消费等各环节之中,实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靠民的有机统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情感润泽下,民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积极力量,民心与公仆之心以血肉相连的情感纽带日趋走向两心相契、同心合一。
(二)情系国家:以爱国之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23]147爱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永恒情感主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