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成功经验、现实难题与推进思路/廖敏伶 李 明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廖敏伶 李 明
日期:2023-07-10 10:44:49
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及各阶层的智慧和力量,让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充满活力。
(二)在改革目标上,始终坚持制度创新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明确时间表、制定路线图,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不偏航。围绕着制定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长远目标,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构想,到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我们党用可持续、分阶段的路线图展现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明确了目标。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党始终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弃老路、拒邪路、走正路。第二,我们党围绕着总体目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文化体制等领域的分目标以及制度政策灵活制定、有机衔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整体攻关、系统部署、全面推进,达到“1+1>2”的总体效果。第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我们的制度优势能够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制度相互促进,从而不断地提高我们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三)在改革中心上,始终坚持发展为要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在观念层面始终凝聚共识,聚精会神搞建设。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改革姓“社”姓“资”大争论,邓小平直指问题、切中症结。他鲜明指出,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简单而空洞的概念争论无益于改革事业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重要论断,其核心就在于将发展放在首位。这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尺度,避免了对姓“社”姓“资”问题的空洞争论。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始终多措并举,凝心聚力谋发展。从承认私营企业地位到鼓励外资进入,从坚持平均主义到鼓励劳动致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了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持续推进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打造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更是使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
(四)在改革方法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持续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这是我们党推进改革的重要经验和思想方法。第一,立足当前,着力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研究新情况、抓住真问题、出台新举措,在反复调查和充分论证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发展。第二,着眼长远,完善现有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要着力解决现有问题,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治标。我们党始终坚持破立并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从而从根本上预防旧病复发、矛盾重现。第三,注重实效,实现有新作为。改革必将触动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形式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