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离任挖坑现象的形成机制及防范对策/傅 敏 陈明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傅 敏 陈明龙 日期:2021-07-19 15:32:49
在管不管上失标准。但凡队伍建设,总要讲求管理严格。然而,总有少数领导离任之前,在管不管上失了标准。一方面,对于队伍建设中不应出现的负面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管的不管,出现放任自流现象,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如单位成员出现工作纪律松弛、工作效率下降、工作责任虚浮等现象,导致队伍管理水平突降,甚至呈现涣散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对于队伍建设中应该谨慎的人事运作,着急忙慌唯恐不及,出现突击用人现象,存在拉打随意的心理。如对老实肯干的单位成员不闻不问,对私交甚密的单位成员额外关照,对曾有过节的单位成员刻意排挤等,导致队伍建设缺失公平甚至乌烟瘴气。对于继任领导来说,离任领导在管不管上的失标准,迫使其上任伊始既要面对纪律整饬之艰,又要面对派别纷争之险。
  二、领导离任挖坑现象的主要原因
  任期考核的负面局限是诱因。凡事皆有两面。任期制度作为现代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操作模式,虽然在阻断权力终身化、防范权力世袭化、遏制权力滥用化等方面起到了强力规制作用,但是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尤其是在任期考核方面。[2]在任期制度下,对领导的考核评价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博弈。一是任期和长期的关系。理想情况下,领导行为应科学处理当前效果和长远效益之间的关系,让二者能够相得益彰。若从单位持续发展着眼,更应重视领导行为的强基固本。然而,在任期制度下,由于任期往往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领导者要想在考核评价上获得高分,就必须在有限的任期内实现领导行为当前效果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个人名位特别看重的少数离任领导必然会采取急功近利行为。于是,只要不影响对自己的考核评价,前期工作是否善后就可以放一放;只要不干扰对自己的考核评价,手上工作是否调度都可以缓一缓;只要有助于对自己的考核评价,临时起意是否科学也可以搏一搏。二是全面性与指标化的关系。全面客观是对考评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考评质量的基本要件。但任何考核评价都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也很难做到细致入微,只能在力求全面客观的基础上,采取指标化的方式进行考评。考评的指标化,因紧盯工作的主要方面,故而相对客观公正;因紧盯工作业绩的可视化,故而相对简便易行。从考评主体来说,指标化操作是追求和实现考评全面性的工具,指标化是手段,全面性是目的。但对考评对象来说,指标化操作却是另一种景象。因为只要紧盯指标的硬杠杠,最大限度做到工作业绩可视化,就能在考评上取得优势。因此,指标化就从工具僭越为目的,成为考评对象的可乘之机,全面性反而成为无足轻重的存在。对于追求显山露水的少数离任领导来说更是如此。于是,指标化的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做全做亮是基本要求。没有开展的,就抓紧时间“补作业”;已经开展未现效果的,就耗费心思“打激素”;取得一定效果的,就全力以赴“忙推广”。而非指标化的工作,哪怕是单位发展必需的,诸如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都因之沦为可有可无。
  领导自身的心性失衡是动因。如果说任期考核的负面局限给领导提供了可乘之机,是引发离任挖坑现象的诱因,那为什么多数离任领导能够克服挖坑之弊,而少数离任领导却主动跳进挖坑怪圈呢?因此,离任挖坑现象的出现,除任期考核负面局限这一诱因之外,还与领导自身修养密切相关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