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任期制下领导干部的政绩冲动与决策冲动及其消弭之策/王敬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敬斋 日期:2021-05-26 13:03:08
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的项目要么成为烂尾工程,要么达不到预期效益,导致投入的资源形成巨大浪费。
  第四,社会危害大。政绩冲动导致决策者短视化,一些决策潜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一暴露。比如,一些化工、冶炼项目虽在短期内能够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但是所造成的污染越到后期越严重,会为继任者带来无穷的麻烦,也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第五,政府失去公信力。领导干部代表了政府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社会关注。政策冲动和决策冲动下做出的决策如果未达到最初承诺的预期,各种流言蜚语将直指领导干部,通过舆论发酵,导致政府失去公信力。
  四、政绩冲动和决策冲动的消弭之策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难以消除政绩冲动和决策冲动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领导干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甘于做铺垫,甘于抓未成之事。这不是消极怠政,而是一种为长远发展甘于奉献的精神。领导干部在任内要尽可能多做事、做好事,敢于做出重大决定,才能达到“功成必然有我”的境界。
  第二,实施弹性任期制度。当前的任期制度有其合理性,在有限的任期内,领导干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消除终身制的弊端。任期制度的缺点在于政绩冲动和决策冲动。若实行弹性任期制度,将任期与特定的工作职责相联系,使领导干部在弹性的任期内按照一定节奏完成主抓的工作,则可以减少其政绩冲动的心理,有利于明确责任,减少“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
  第三,改进考核方式。领导干部政绩冲动和决策冲动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功成必然在我”的心理。政绩是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因素,求成的心理导致冲动行为的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抓潜在的未成之事,敢作敢为。因此,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也要转变思路,不能唯政绩马首是瞻,而要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科学分析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客观考核其贡献。
  第四,加强监督,实现民主科学决策。领导干部是通过组织正式的职权来影响和引导成员实现目标的人,拥有职权则拥有了命令、指挥以及资源分配的权力。如果缺乏监督,领导干部极有可能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制造虚假政绩,走向腐败。因此,要规范用权,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保证领导干部依法用权,让权力规范运行,从而实现民主科学决策。
  第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许多领导干部是因在基层表现优秀而得到提拔的,然而,处于不同的层级,其所面临的工作范围、社会联系、处理问题的难度会发生很大变化。有些优秀的领导干部被提拔之后,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没有做出所期待的优秀业绩,作风的惯性[1]会让其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习性,这就导致领导干部能力与承担的责任之间出现脱节。原有的经验和能力应对不了新问题,在压力之下,政绩冲动和决策冲动就有可能产生。因此,必须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的持续学习和能力培养,从而使领导干部能做事、做大事,敢于创新。
  第六,采用任期届满后问题追责制度。“新官不理旧账”一方面说明了前任领导干部工作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