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任期制视野下领导干部防避决策“好事变坏事”的现实考量/罗心欲 杨小松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罗心欲 杨小松 日期:2021-04-12 09:20:37
至变成“坏事”。同时,一些具体的决策生态条件和工作条件也是决策“好事变坏事”的重要诱因,比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不理旧账”的传统影响决策“一张蓝图绘到底”。任期制下,官员任内变动频繁、任期随意的状况诱发其决策投机心理,人情关系和人治社会传统会干扰和阻碍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可支配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不足导致决策实效性受损等。
  三、任期制下领导干部决策“好事变坏事”的防避对策
  领导干部防避决策“好事变坏事”是科学决策的应有之义,是其守土有责、决策有为、晋升有望的内在要求。综合来看,这是一个决策思想守正、行动跟进、系统优化等相结合的过程和体系。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找准决策站位
  观念决定行为,站位统揽作为。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决策和施政的思想指针,对于领导干部决策和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政绩观正确,才能保证决策健康有效运行,达到预期效果;政绩观错位,决策效果就会“跑冒滴漏”、大打折扣,甚至“好事变坏事”。任期制下,领导干部决策施政,志在任内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政绩,本是一桩“好事”,但关键在于政绩为谁、做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做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2]为防避任期内决策“好事变坏事”,领导干部应站稳为人民谋利造福的立场,增强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多谋划和部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切忌将职务晋升视作实现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唯一追求,不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拍脑袋决策”“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诚心拜人民为师、向基层学习、与实践接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让决策和政策符合实际、反映社情、体现民意。
  (二)活用矛盾分析法,彰显决策立意
  以矛盾视角、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助于抓住影响决策效果的各种症结和关节,辨证施治,是任期制下领导干部防避决策“好事变坏事”的根本要诀。一要坚持矛盾两分法。领导干部决策“好事”与“坏事”是其决策矛盾中的两个方面,代表决策运行的两种性质、趋势、结果,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决策形势处于“好事”状态时,要密切注意、认真分析隐藏于其中的微小的、不好的因素以及其转化为“坏事”的条件和可能性,制定、实施应急方案或应变措施,以阻止这种矛盾变化,继续保持好的态势。二要突出问题导向。问题是事物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要善于从决策的发展脉络和现实状态、主体自评和受众评价、理论导航和经验借鉴中发现决策活动中脱离预期范畴的非常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弄清楚这些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哪个阶段、哪些环节,问题性质怎样、程度多深、负面性多大,是否具备纠偏条件,然后明确问题破解的主攻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三要强化风险意识。风险是事物潜在的、尚未激化的可能性矛盾。决策“好事变坏事”属于现代风险社会中的一种特定决策风险,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