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者领地行为的成因、影响与控制策略/杨 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 虹 日期:2020-12-04 14:15:25
员对自身领导身份的认可,更加注重对自身领导权威的维护。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会超越物质需求而将面子归为个人领地范畴,会更加主动地去争脸面,表现出更多的标记性领地行为,对不尊重自己或者使自己没面子的员工加大惩罚力度,表现出更多的防卫性领地行为。
  3.人情关系。“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人情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施恩与报答,表现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交换,但这种交换并不一定是等价的,比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究的就是长期互惠。如果领导者重视人情关系,在与员工交往过程中就会表现出谦虚与忍让的特征,以换取员工的报答。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会主动放弃个人领地或者缩小领地范围,即使自身领地、所有物受到侵犯,领导者也会选择隐忍,不会过多地对员工进行惩罚,表现出低水平的防卫性领地行为。
  三、领导者领地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领导者领地行为具有双刃剑效应,它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强化管理、增强组织承诺等。但本研究认为,领导者领地行为具有更多的消极影响,会对组织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层面。
  (一)员工层面
  1.减少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知识是重要资源,特别是隐性知识,更加强调个人所有,符合领地性的特征。因此,员工会将隐性知识作为自己的所有物,其是否愿意将所有物分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领导者因素占据重要地位。领导者是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其工作风格与行为会对组织整体产生深刻影响,如果领导者表现出高水平的领地行为,就会在组织内形成一种领地氛围,增强员工对隐性知识的维护。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模仿能够形成与示范者相似的行为习惯。在组织情境中,领导者即示范者,员工即模仿者,员工通过学习能够表现出与领导者相近的行为特质。有的员工认为,领导者掌握着权力与资源,因而要和领导者的行为模式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引发领导者的排斥,减少自身利益。有的员工认为,自身工作经验和能力有限,因而要主动向领导者学习,通过模仿领导者来提升自我。员工进行模仿之后,领导者的评价起着重要的强化作用,具有高水平领地行为的领导者会对员工领地行为表现出包容、默许的态度,这使得员工学习得到强化,久而久之,员工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减少知识共享行为。
  2.抑制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积极的角色外行为,主要表现为帮助、贡献等,一般与高水平的道德和伦理相关联。虽然组织公民行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组织绩效,但很少有组织将组织公民行为纳入正式报酬体系,因此,组织公民行为会出现较大的浮动,在受到激励时频率会增加,在受到负面影响时频率就会减少,领导者领地行为对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来说就是一种负面影响。根据上文分析,员工会效仿领导者展现出领地行为,这与组织公民行为指向是正好相反的,领地行为的增加势必意味着组织公民行为的减少。从员工视角来看,领地行为是领导者表现出的对员工的敌意和隔阂,员工会体验到一种紧张、竞争的组织氛围,这对于员工资源的消耗是很大的。根据资源保存理论的解释,员工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当员工将心理资源用于“应付”领导时,其实施组织公民行为的意愿自然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就会在组织内形成员工之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