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者领地行为的成因、影响与控制策略/杨 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 虹 日期:2020-12-04 14:15:25
因素造成的,比如领导者个人特质、行为偏好、组织利益等。
  (一)领导者领地行为的产生原因剖析
  1.心理所有权。心理所有权是领导者领地行为的基础,领地行为是心理所有权的外在表现。心理所有权指的是组织成员对目标物拥有与控制的感觉,属于一种心理认知。[2]担任领导职位后,领导者成为组织的实际管理者,这会使其有意无意地产生“组织在我的管辖之下”的观念。自我建构理论认为,个体具有独立自我和关系自我两种构建方式。独立自我构建强调个体独特性,关系自我构建突出社会关系层面。对于领导者来说,要维护领导权威和领导形象,会表现出与一般员工不同的行为方式,突出领导独特性,在与员工交往过程中也会注重自身的领导身份,建立上下级关系。领导者越注重自身的领导角色和社会地位,也就越强调对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源的心理所有权,随之产生的就是标记性领地行为。
  2.员工错误归因。组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组织目标的实现须经过一个艰难的过程,中间伴随着种种困难与失败。但领导者总是对组织目标实现抱着较高的期望,当期望落空时,领导者就会寻找失败的原因。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分析时总会出现两种误区:第一,自我服务偏见,即将成功归因为自己,将失败归因为他人;第二,基本归因错误,即评价他人时高估内部因素影响而低估外部因素影响。如果领导者犯了这两个方面的错误,就很有可能将未达到目标归因为员工的错误行为,从而实施辱虐管理,比如辱骂、惩罚、冷暴力等,这属于反应防卫性领地行为。
  3.员工越轨预期。组织管理的实质就是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博弈,并且领导者占有相对优势。领导者是决策者,是组织目标实现的推动者,对员工实施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拥有权力和资源,率先选择博弈策略,针对员工的越轨行为提前制定组织规则与行为规范就是领导者的先行策略。根据伙伴守卫理论分析,领导者会将组织绩效和领导绩效置于员工个人利益之上,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或者组织利益,领导者会通过价值观宣传、引导劝说、加强培训等防止员工出现越轨行为,这都属于防卫性领地行为。如果领导者感知到员工会离职,一方面会与其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也会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提前安排招聘和工作交接等。领导者对员工越轨行为的预期越强,越容易实施预先防卫性领地行为。
  (二)领导者领地行为的调节机制
  1.圈子文化。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但是否呈现出集体主义倾向是视不同对象而定的。与领导者关系密切的员工会被领导者视为圈内人,圈内成员之间有着较高的相互认同感,并且倾向于利益共享,领导者会和圈内人形成高质量的领导—下属关系,员工普遍性地遵守领导者的要求与组织规范,领导者对员工越轨行为的预期较低,因而不会对圈内人表现出较多的领地行为。相对应地,领导者对于圈外人的信任程度就会显著降低,具有高水平的错误归因和越轨预期,因而会对圈外人实施较多的领地行为。
  2.面子观。林语堂曾经说过一句话:“面子是中国人生命力的归宿。”这就显示出面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大部分人将面子等同于社会地位,象征着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和尊重程度,要面子就成为很多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逻辑。如果领导者好面子,就会更加重视组织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