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用大别山精神铸牢党性之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讲话体会之一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9-11-06 09:05:01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一变局中,中国顶住压力就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辉煌前景;如果中国顶不住压力,这个复兴过程、崛起过程、创新过程就可能夭折。新时代,我们正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在这一世情下,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弘扬大别山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证明,党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人民群众是党的铁靠山。大别山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也是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在革命力量由弱变强的过程中,要保持有生革命力量的存在,就必须团结起来、奋勇斗争。大别山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这种精神引领着大别山无数的战士与人民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开辟了一条走向新中国的血路。当前,对美经贸斗争十分尖锐复杂,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我们同样需要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和艰苦卓绝中谋胜制胜的斗争艺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团结,需要斗争,需要牺牲,需要创新,需要我们奋发作为、大有作为。
  2.大别山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价值十分巨大。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大起来。面对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和雄关漫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首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发现,新中国的道路是先烈们用身躯铺就的。大别山革命斗争培育造就了众多英雄群体,如以董必武、陈潭秋为代表的革命播种者英雄群体,以徐向前、王树声为代表的红四方面军英雄群体,以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为代表的红二十五军英雄群体,以李先念、郑位三为代表的新四军五师英雄群体,以刘伯承、邓小平为代表的千里跃进大别山英雄群体。这些英雄群体浴血奋斗的精神和历史功绩,证明了“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在,到处有红军”的革命奇迹。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独树镇恶战中,面临全军覆没的险境,军政委吴焕先从通信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在他的带领下,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古人云:“善弈者必先谋势,领军者必筹全局。”有无大局意识,是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大别山的儿女具有宽广的胸怀,大别山的队伍中更是涌现了一大批顾全大局的辉煌典范。在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中原军民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并以勇于担当、甘于牺牲的精神相互勉励:“我们背上的敌人越多,我们啃的骨头越硬,兄弟部队在各大战场上消灭的敌人就越多,胜利也就越大。”[1]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局、需要奋斗。今天,缅怀他们当年创造的伟业,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感动肺腑。
  3.大别山精神是共产党人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思想精华,对于锤炼坚强党性,进行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意义极其重要。在共产党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大别山精
[1][2][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