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领导“捏软柿子”现象的深层根源与矫正之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何永松 日期:2019-05-06 17:26:06
担着”。单位领导怕担责,随意对下属“下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官僚主义作风,是权力任性的体现,严重影响了组织生态,有能力者可能因此而滋生慢作为、不作为的念头。单位领导在工作中自行其是,选择好对付的下属进行捏弄,肯定会导致其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领导对不同下属区别对待,或有针对性地对下属“下手”,无不体现出其“捏软柿子”的逻辑。单位领导固执地认为“人善好被欺”,不时对下属“唱冷调”、给下属“穿小鞋”,却没有合理的理由与依据,不能不说这是领导自以为是的心态在作祟。
  (二)对个体差异了解不够充分
  单位领导虽然对下属有所了解,但所掌握的信息明显不够全面,也缺乏洞察和思考,未能真正掌握下属成长与发展的状况,很难从整体上推动团队工作有序运行。单位领导“捏软柿子”前,对“软弱者”的划分与界定缺乏理性的考虑,习惯于从侧面或弱点看待一个人,这样很难了解其优势与潜力。“捏软柿子”现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单位领导没有全面掌握下属信息前,就随意下结论,对人才资源的挖掘明显力度不够。上下级之间互动较少,对下属的底细不清楚,随意捏弄,既可能捏错对象,也可能打击下属的积极性,让下属产生一定的委屈感,甚至反感单位领导的做法,单位领导的口碑也会因此越来越差。
  (三)考核评价方式发生异化
  单位领导选择好欺负的人“下手”,随意模糊是非,容易使干部人才评价规范受到质疑。“捏软柿子”是领导人为做出的选择,多数情况下都具有针对性,单位内部“不按规则出牌”的现象难免增加。一旦“指挥棒”出现偏离,考核评价方式将发生变化,严重时就会上演形式主义,有能力、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人员将失去方向。在业绩评价过程中,工作原则未受到重视,单位领导以欺软方式评价下属,背离了考核理念与评价标准,结果难获众人认可。单位考核导向发生异化,领导对下属随意定档定级,淡化或偏离好评、实评尺度,结果就是有的下属考评成绩可能“注有水分”,有的下属则因不受领导喜欢而考评成绩“严重缩水”。这必将导致对与错、强与弱的界限混淆,考核评价的意义淡化,考核评价的价值扭曲。
  (四)下属技能本领提升乏力
  下属偶尔出现细微问题时,单位领导对其捏弄未必明显,但若出现错误次数过多或程度严重时,领导的态度就会大不相同。过硬的业务技能本领,是胜任工作的基本砝码。如前所述,能力欠缺的下属往往是单位领导捏弄的对象。能力是单位领导“捏软柿子”与否的主要指标,单位领导随意认定“软弱者”是一回事,下属业务技能有待提升则是另一回事。下属如果业务技能提升缓慢,很可能就会被单位领导视为“软弱者”,并在众多场合点名提醒、贬斥。不难发现,单位领导“捏软柿子”时,选择对本领不强的下属出手,确实与其能力提升缓慢或能力不足有关,因为能力不强是打造高质量团队的“硬伤”,领导对此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下属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得不到领导认可,被领导“捏软柿子”的现象就会一再出现。
  
  三、矫正单位领导“捏软柿子”现象的策略选择
  
  为有效开展管理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