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上级组织对丑闻干部的甄别之方与使用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黄兴忠 日期:2018-12-03 16:12:01
时拿出来说说事,既对当事人起到一个敲钟问响的作用,避免其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对其他人起到一个敲山震虎的作用,避免他人重蹈覆辙。三是适中敲警。从一定程度上讲,对与丑闻有关联的干部适当提提醒、揭揭短,不是有意亮丑、让其难堪,而是提醒他时刻牢记教训,头脑中始终紧绷法纪这根弦,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去灯红酒绿之地,不交不三不四之人,不做贪赃枉法之事,不贪不干不净之财,做到以人为镜明得失,头上高悬利剑,心中警钟长鸣。
  (四)弃用,让丑闻缠身的干部下课
  有些干部犯了错仍能被原谅使用,但对有些丑闻缠身、屡教不改的干部,即使其能力再强、本事再大,也绝对不能用。一是敲响下课钟声。要适时召开政治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曝光丑闻事件,将污点干部淘汰出局,让干部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警钟要敲出声威气势,敲出威慑力,充分展现出党和政府对丑闻干部零容忍的坚强决心,使那些身处丑闻悬崖边的干部及时勒马、改过自新。二是找足下课依据。让丑闻干部心服口服地下课,就必须找足下课的事实依据,既要找涉事干部本人及相关当事人了解情况,全面掌握丑闻发生的过程、危害,又要找足相关处理依据,做到处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一处遗漏,将案件办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铁案。三是反思下课教训。任何一个干部丑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既有干部本人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扭曲、人生方向偏移等因素,又有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错误思潮的浸染等因素,也有组织提醒不到位、苗头处理不妥当、领导发现不及时等因素。作为组织部门,应从林林总总的干部丑闻中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并及时堵塞漏洞。
  (五)禁用,使因丑闻落马的干部出局
  有些丑闻干部就像苍蝇,见利就叮,谁用谁恶心,谁碰谁倒霉,必须将其除掉,以防其祸害他人。一是完善相关制度。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干部管理新情况、干部工作新要求,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层面,对因丑闻落马干部出局的几种情形做出具体明确规定,出台实施细则,最大限度地压缩干部处理的自由裁量权,切实避免因标准不一、宽严不一等造成对丑闻干部处理新的不公、新的矛盾。二是加强后续监督。从工作实践看,对问题干部处理完了,并不意味着已经圆满收官、可以不管不问,后续工作仍然要紧盯不放,主要监督事实依据是否清楚、适用法规是否适当、处理程序是否合理、处理结果是否公开,有无新的违法违纪线索,最大限度地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拍了苍蝇跑了老虎,甚至丑闻干部找替罪羊丢车保帅问题的发生。三是肃清流毒影响。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丑闻的影响力、破坏力越强。周永康、令计划、孙政才、苏荣等一批腐败分子,虽已受到法律审判,但因其深耕一地一域多年,关系盘根错节,流毒影响恶劣,就像毒瘤没有切除,还可能扩散。根腐必然导致枝枯,操纵者已亡,但其代理人仍在,必须顺藤摸瓜,拔出萝卜带出泥,既要断腐根,又要剪枯枝,彻底肃清流毒影响,营造健康政治生态。
  (六)试用,给受丑闻影响的干部温暖
  对那些社会影响小的丑闻干部,要给其改过自新、戴罪立功的机会,促其浪子回头。一是思想上多减负。受处理的丑闻干部往往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在领导和同事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