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制度设计的理想化陷阱与防避思路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林群丰 王 勃
日期:2018-02-07 08:43:43
下,案多人少的现象日趋严重,司法资源的紧缺程度迅速加剧,严重影响了改革效果。因此,在改革之初应当提前做好研判工作,科学谋划各项改革的推出时机,同时制订相关预案。
(三)受困于他国制度营销
很多国家都存在美化本国文化和制度的传统,甚至将很多本来是地方性的和作为特例存在的制度上升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自诩代表“普世价值”的制度设计,因利益驱动而得到了制度发源国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支持,成为颠覆他国制度的重要推手。而制度设计中的完美主义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经常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这种制度营销和文化殖民。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民主选举这一制度上。
采用选票形式来表现民主是欧美发达国家长期政治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但是这种实践其实在数千年之前的古希腊已经有过。采用选票形式来选举政治领导人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亚里士多德对此进行过充分论述。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各有优势,也都存在弊端。其中,腐化变质了的民主制危害性最大。
受困于西方国家的制度营销,一些国家未能充分认识到民主制度的法治基础,片面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结果遭遇了失败。对此,美国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讲道:“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种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民主的实质在于公民能够较为理性地参与政治,而这种理性参与精神则由特定文化孕育。这种孕育民主的特定文化就是公民文化,公民社会越发达,平等互惠合作的水平型横向社会关系便越发达,公民文化与民主精神便越发达。如果受困于西方国家制度营销,就很难发现这些问题,进而使制度设计陷入理想化陷阱。新中国也接受了“民主”这一价值理念,并根据国情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民主,避免了照猫画虎的尴尬。
三、制度设计理想化陷阱的防避思路
(一)在制度设计中积极吸纳本土资源
任何制度都需要充分汲取本土资源,社会资源不同,制度也必然存在差异。在资源禀赋迥异的情况下,盲目移植理想化的制度模式往往只能是南橘北枳。唯有充分发掘制度设计的本土资源,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形,吸纳传统道德、法律制度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方能走出制度设计理想化的种种陷阱。
一方面,制度设计应当积极吸纳传统文化因子,对传统道德伦理中的有益部分进行现代性转化,增强制度的本土适应性。社会公众的支持和信任是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基础,也是评价制度设计的核心指标。传统中国的道德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提倡温良恭俭让,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不侵犯他人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纳了我国传统社会中的优秀道德法则,建立了涵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内容的社会道德体系,用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公民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的生成;为传统道德伦理规则的现代性转化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了追求自由公正、相互尊重、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为良好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制度设计应当注意继承传统制度中的有益部分,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