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草根型”青年干部的心理弱势与调节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马正立 日期:2017-10-16 15:31:02
div>  场域,对其最直观和简洁的理解就是参与者、制度、机构和环境条件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结构,这个关系结构因为人的行动而存在。(王海峰:《干部国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页)“草根型”青年干部的成长场域便是一个由各个构件组成的复杂关系网,这个关系网通过作用于“草根型”青年干部的成长机制,进而影响“草根型”青年干部的成长状况。那么,导致“草根型”青年干部弱势心理的场域构件都有哪些呢?
  一是基于宗法血缘文化所形成的人情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带给“草根型”青年干部成长负面心理。乡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注重经验与感情,往往会将个体定位放在群体关系之中,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社会只是人伦关系的扩大”,更多“情理”成分、非正式制度所带来的人情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精神冲突左右着“草根型”青年干部,这种心理情感冲突的旋涡对他们影响很大。现实存在的“人情交易”和“情感投资”等现象便是这种情感冲突的外在表现。费孝通曾将差序格局看成一个“由无数私人关系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是“草根型”青年干部无法摆脱的天然纽带。它拥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道德观念,贯穿于生活细节和思维习惯的某些传统思想观念、礼俗制度习惯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性格之中,其中包括积极成分与消极成分。
  二是政治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被破坏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影响“草根型”青年干部的心理健康。“草根型”青年干部若在一个群体效应被重视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成长,会习惯性地根据籍贯、身份等在人情“磁场”中拉帮结派,以私人关系取代正常程序,这种“圈子意识”也会影响“草根型”青年干部的成长心理。这时,对于缺乏政治资源的“草根型”青年干部来说,义务和责任似乎成了依附品,为了融入圈子或者换取认同感,其价值观会重新排序。长此以往,个人性格就会发生二重分裂进而带来独立人格缺席,形成一种依附人格,一旦这种人格固化,“草根型”青年干部往往只会唯命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此外,“草根型”青年干部更多受儒家文化影响,更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更加重视维护与上级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文化有时却使政治资源匮乏的“草根型”青年干部感到一种无形的角色压力。
  (二)成长机制要素影响
  干部成长机制主要指促进和保障干部成长的一系列关系、构造和原理的总称,包括选拔机制、储备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草根型”青年干部的成长机制在由场域文化、场域结构和行动者等构成的场域中产生并运行,受制于一定的场域运作逻辑。可以说,“草根型”青年干部成长机制作用的过程,实际上与成长机制构建的过程一样,需要借助成长机制的作用发挥来实现,主要包括晋升、培训、考核、激励和保障等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影响着“草根型”青年干部的成长心理状况。
  干部晋升渠道狭窄,选拔任用过程竞争机制不完善,相关条款粗糙,在某些部门仍存在人治或暗箱操作等不正当竞争现象,导致政治资源匮乏的“草根型”青年干部失去晋升信心,或者形成只唯上的依附人格。
  干部选拔过程存在年龄“一刀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