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前沿
“带病”干部的提拔“优势”、提拔路径及矫治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何利萍
日期:2017-06-12 15:55:27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无疑是改革的必要保证,倘若用人选拔机制无法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任由“带病”干部充斥领导队伍,不仅会极大地损害干部队伍的形象,也无法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探析“带病”干部的选拔机制,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干部人事制度的缺陷,有助于我国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
一、“病”能被包装为何种“优势”
“带病”干部之所以能够在“身染重病”之时依然通过考核,不仅在于其病症未被发现,其自身还往往具备了通过考察所必备的“优势”。这种“优势”甚至有时还是其所独有的,“染病”的过程有时正是积累“优势”的过程。或者说为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拔,其常常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赢取提拔“优势”。
一是“带病”干部往往善于走“上层路线”,揣摩领导心理,将这种溜须拍马之功包装为“较强的公关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现实中,许多“带病”干部极会把握考察的要领,不仅积极完成那些显山露水、容易被领导看见又容易完成的工作,善于在上下级面前表现自己,且对于考察中领导所希望看到的、喜欢看到的做得十分到位,讨得领导喜欢。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这种溜须拍马、阿谀迎合之功,却常常被称赞为“较强的公关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工作不上心、谋事不实,却工于心计、善于谋位谋利的作风,也常被称赞为“善于把握全局和重点事务”。在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的情况下,领导自然容易陷入误区,把“带病”的干部选上来。
二是“带病”干部往往善于隐瞒行为不当与不端的事实,蒙骗干部群众,常常在这种事实腐败背后表现出一本正经的廉政反腐态度,成功塑造一个“清官廉吏”的形象。“带病”干部在落马前常属于“低调”“务实”的干部,在群众眼中常常是很“敬业”、很“勤政”、能“干事”的“好干部”。有的落马干部在自我犯错的同时还在塑造“高调反腐”的形象,积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参与和主持重要反腐会议,成功伪装成清官廉吏获得升职提名。行为与形象的两面性使得“带病”干部往往容易将不法行为隐藏于高调、正面的形象塑造与言语倡导中,常常容易对群众和领导形成误导,进而成功隐藏自身的不当行为。
三是“带病”干部往往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凭借这种帮派活动培植自我势力,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获取更多支持,获得提名后提拔常常一路畅通无阻。“带病”干部为确保自我未来提拔路上的畅通无阻,往往极为重视对“小圈子”的经营和对“自己人”的培养。从已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带病提拔”涉案官员大多数与拥有用人权力的一把手、实力派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不正常人际关系,彼此通过组建所谓“自己人”的小团体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利益共享,而到干部选拔时,这些“自己人”也正好为待选者的仕途搭了台阶,提供了进入官场的“绿色通道”,帮助其获得了更多的认同和肯定。
四是“带病”干部往往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表面上表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优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