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公共领导角色的社会期待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 坚
日期:2017-03-15 15:58:17
会群体,因此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起一套社会期待系统。同样,在社会经济急剧变迁和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当下,公共领导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也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角色是与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身份、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行为模式,它构成了当今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是对特定身份个体行为的期望。公共领导的社会角色也一样。公共领导在公共组织或团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公众总是期望着公共领导能够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善于遵从角色的要求。总之,公共领导角色是指符合领导者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义务要求的行为模式。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领导角色规范——社会对公共领导角色行为的规定;领导角色期待——社会对公共领导行为的要求;领导角色知觉——公共领导对自己角色的认同;领导角色实践——公共领导扮演角色的行为。
在走向现代化治理的进程中,公共领导角色的社会期待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理论分析。
一是政府为了适应现代化治理要求而在主动改革过程中所推动的社会期待。自1982年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7次政府改革,客观来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改革的目的是被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改革的组织来看,是政府自身主导的有计划、有权威性的改革;从改革的方式来看,是渐进式改革,即“摸着石头过河”;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是“利权纠葛”和“合并削减”。30多年来的政府改革,本质就是不断地调整政府职能以适应在市场和社会参与下的公共治理环境的要求,这种改革的取向就是“把政府原有特定的职权转化或者还原为公民有序参与治理的权利,并且实现政府治理权力与公民权利两者的有机结合”(王浦劬:《论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理论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改革要求公共领导所扮演的角色相一致,如近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和机构改革就要求公共领导扮演高层战略规划者角色,服务型和透明型的政府形态的塑造则要求公共领导扮演服务者的角色。
二是公民社会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过程所激发的社会期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整个社会也不断呈现出宽松、开放和活跃的社会气氛,大量的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壮大。公民社会强调个人主义,要求国家把公民权利放在第一位,政府一切公共活动都要以公民权利和公共理性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它强调治理的参与性,认为公民参与国家治理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内涵。所以,随着公民社会的壮大,它有迫切的参与政治和公共治理过程的诉求和愿望,同时具有志愿精神、人本精神、法治精神、契约精神和自治精神等价值要求,能够承担起以前政府“干不了”和“干不好”的公共事务。相应地,公众和社会组织对政府和公共领导的角色也有一种期待。从宏观层面而言,公民社会期望政府能够为之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政府应该突破传统僵化的官僚体制,重新梳理和建构国家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从微观层面而言,公众期待公共领导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应该有战略性和长远性思考的意识,应该以民主、自由和正义为价值取向,应该有宽厚、清廉、诚实、魄力、协调、乐观、导航等特质,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