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加强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挑战与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黄玉国
日期:2016-09-12 16:00:48
责不支持、不配合,对发现的案件线索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干扰、妨碍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工作的现象。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主要路径
(一)补思想认识的课,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一要补抓主体责任就是抓首要政绩的课。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的政绩考核存在着“唯GDP论英雄”的现象,还有一些地区的政绩考核存在着“唯稳思维”。所以,有些地方的党委(党组)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谋发展、求稳定上,忽视了党的建设,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导致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追求个人政绩和形象工程,忽视了自己的主责、主业。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班子成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补课,要让他们切实明白抓主体责任就是抓首要政绩,主责就是首责。同时,还要让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二要补抓主体责任就是抓党的领导的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委(党组)就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核心。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各级党委(党组)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上,着重体现为抓“事”,而忽视了对党的各项事业的核心领导作用,忽视了抓“脑”的工作,所以才会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塌方式腐败”的窝案、串案,才会导致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党不言党、在党不忧党、在党不护党,才会出现局部地区政治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才会出现一些地方党的形象和党的地位受损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让各级党委(党组)明确抓党建就是抓业务,就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就是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就是对党负责,注重全面从严治党,在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党的领导。
三要补抓主体责任重在严、实、长、常的课。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了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既是对纪委监督责任的要求,更是对党委主体责任的要求。但是,目前落实主体责任呈现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趋势,特别是对“四种形态”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到位、不够全面,行动缺少自觉,有的甚至认为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就是对纪委提出的要求,与党委无关,还有些人迷恋“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的说法,忽视了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坐看自己的同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因此,必须让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担负起日常管理和经常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二)结责任体系的网,进一步精准定位责任考核
一要定好责任关键点。调研发现,我们的一些党委(党组)书记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时有“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的现象,重业务、轻党建;也有一些党委(党组)书记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时成了行政正职的副手,不能独立自主地开展党建工作。所以,要理顺党政关系,理清党委(党组)书记和行政一把手的关系,建立完善党政之间相互制约监督机制,限制行政权力滥用,创造条件支持党委(党组)书记正确履职、积极履职,防止党委(党组)书记异化为行政正职或弱化为行政副职。此外,还要将党建工作进行责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