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治理干部滥政与懒政现象的招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金 阳
日期:2016-04-07 10:42:05
刀”,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割除腐肉,为新肉的生长创造条件。
二要动问责刀子。干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责,是对干部履职尽责、守土有责、勇于担责的基本要求。如果自己家门失盗、阵地失守、工作失责、人员失管,干部就要被问责、受追究,否则,就是对负责任干部的不公,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组织、纪检部门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对事不对人,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采取外科疗法,切除“肿瘤”,清除“病灶”,防止“癌变”,让滥政、懒政干部真正感到危机感、压力感。
三要动监督刀子。监督是落实决策、推进工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特别是在自媒体、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监督员”,处处都有“监控器”,可以说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令官员防不胜防、人人自危。这就要求干部必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检点反省自己,才能不让人揪住“小辫子”。纪检、组织部门要积极适应监督手段智能化、监督覆盖全面化、监督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积极开展群众网上满意度、公信度调查,让滥政、懒政干部淹没于人民监督、网络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
扯“袖子”——让滥政、懒政干部省其身
一要交心扯袖子。交心是心灵交流、感情沟通的过程,是消除隔阂、密切感情的重要方法。干部同在一地共事、同在一域工作,难免有筷子碰到碗、铲子碰到锅的时候,有了矛盾如果憋在心里,积怨就会越来越深,就会影响单位团结,不利于单位发展。当有的干部看到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时,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任由事态扩大、事情变坏,甚至抱着别人出事自己看笑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态,对不作为、乱作为干部不提醒、不警示,这就是对同志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有这样或那样苗头倾向、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组织部门要经常拽拽袖子、谈谈心,让滥政、懒政干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二要批评扯袖子。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能够使干部正确认清自己、认识他人,也是指出干部缺点、纠正干部错误的重要法宝,发挥着改正错误、挽救干部、重塑良好形象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干部愿听赞扬话,不愿听批评话,愿听奉承话,不愿听逆耳话,愿听违心话,不愿听真心话,被人捧得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失去了本真,迷失了自我。对此,组织部门要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以适当方式善意地指出干部存在的问题,把“带病”的干部救回来,把“跑偏”的干部拽回来,让他们不至于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断“链子”——让滥政、懒政干部失其友
一要切断攻守同盟的链子。“攻守同盟”就是在政治上高度默契,在攻守上协调一致,成员个人不能擅做主张、自乱阵脚。一些干部为了能傍上大树、抱上粗腿、靠上后台,与其利益攸关者签订攻守同盟,同进可攻,同退可守。一些滥政、懒政干部之所以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甚至胡作非为,就是因为背后有人给其撑腰壮胆,有人帮其消灾灭火,让其顺利躲过“劫难”。攻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