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大数据时代领导者公信力建设的要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 明 日期:2015-09-21 16:14:45
观世界的一种映射,其迅速兴起使其成为一个介于政府、公众、客观世界之间的虚拟世界,强制力在这一领域很难发挥其作用,反而会由于运用不当引发公众对政府的谴责。对此,只有借助软权力才能把握相应的主动权,而软权力发挥作用的基础就是要有足量、全面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二是建立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划分出的部门职责逐渐表现出了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面对重大任务时,由于权责不清而出现相互推诿,贻误了处置的有利时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公众来讲,不会将责任归到某一个部门或领导者身上,而是对整个政府产生疑虑和不满,进而影响整个执政群体的公信力。大数据时代,领导者公信力更具有建设的艰难性和破坏的迅捷性。面对严峻的形势,领导者公信力建设必须坚持整体性的基本原则,破除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壁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可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可为领导者回应公众诉求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防止由于信息缺乏而出现片面的答复,引发信任危机。三是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海量的数据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这些数据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对其充分挖掘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数据分析技术是发掘这一价值的根本利器。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数据分析技术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要时刻跟踪业内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动态,一旦出现新的技术,立即引入,确保数据挖掘技术时刻走在前列。
  第四,不断加强领导者合法性建设。领导者的合法性一方面来源于政府,另一方面来源于自我权威的提升。其中,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后者具有多变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领导者提升合法性不仅要巩固政府赋予的权力,更要利用自身的领导艺术在现实和虚拟的二维空间引领话语权,获取公众和网民的认同。必须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岗位锻炼、任职交流等方式提升领导者的业务素养,打牢执政能力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等媒体的信息传播效应,加大主流价值观宣传力度,始终向公众传播正能量,以高雅的格调和显著的政绩赢得公众信任。
  三、大数据时代领导者公信力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是重视传统小数据。大数据来源于高技术装备的广泛运用,其产生、收集、分析与分发都与高技术手段密不可分。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或部门之间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并出现数据量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情况。领导者公信力与数据量之间并不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其内在联系很难用具体指标来衡量,与其密切相关的是数据所蕴含的实际价值。比如,在一些地区公众表达意见渠道受限,只能通过口头传播、上访等形式评论当前政府的执政能力,这一过程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小,但是并不代表领导者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反而会出现领导者对自身低下的公信力浑然不知的状况。其中,一封匿名信也许就能正确地反映领导者的公信力,相比于网络空间海量的信息,匿名信就具有较高价值。因此,在重视大数据巨大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传统小数据。
  二是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使领导者公信力提升获得助推利器的同时,也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