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中国共产党对县委书记管理监督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梁瑞英
日期:2015-07-17 09:02:38
扬斗志,而且不能对其过度施压,因为现实中有些干部因压力过大而轻生或是抑郁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我们有必要在为县委书记建立“动力阀”的同时建立“减压阀”。
首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这就要在考核、使用等方面下功夫。县委书记权力大,但与此相对应的责任和压力也很大。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一方百姓的生活冷暖,也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委书记责任重于泰山,其付出的辛劳也是可想而知的。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使其在县域各方面发展中“马不扬鞭自奋蹄”,就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比如,可以通过建立“廉政工资”制度、规范行政荣誉机制、设计科学的职务晋升激励机制、建立“廉政公积金”制度等来调动县委书记的积极性。其次,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近年来,县委书记一职成了腐败发生的“重灾区”,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县委书记的职权没有得到很好的制约,因此建立良性的约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建立对县委书记的常态测评制度,完善年度考核制度,健全专项考核机制,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等。再次,建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如何保证经过党和人民精心挑选出来的能力和素质过硬的县委书记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除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外,还要定期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检测,对压力大的县委书记要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建立县委书记心理状况档案,定期通过学习培训、讲座等形式为其讲授缓解压力、保持阳光心态等方面的知识。上级领导也应该多关心县委书记的成长,多与其谈心,了解其所思所想,同时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县委书记还要适时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对表现优秀的要进行职级晋升或是加以提拔重用,这些做法都会为县委书记的健康成长建立“减压阀”。
[注: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 2014年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BDJ048)、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B14MK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 王耀东
E-mail:ldkxwyd@163.com
电 话:0371 - 63861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