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缺失现象分析及防治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宋 帅
日期:2015-05-05 11:22:51
腐”文化的泛滥,更加需要我们在职业文化建设上决心更大、手段更硬、成效更显著。职业文化建设既要有远期规划,又要有短期培训,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二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教育来提高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预防职业操守集体缺失尤为重要。正确的思想促进成功,错误的观念引发失范。要突出教育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群众观念、优良传统教育,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主观世界改造,增强一把手及领导班子集体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有重点地开展一些有关职业操守的道德教育活动,集中学习领导干部道德自律要求,研究制定职业道德规范。三是要加强相关法制教育。要深入剖析领导干部腐化变质、操守缺失的原因,开展以遵守职业操守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消除职业操守缺失的各种动机;充分发挥法律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作用,宣传领导干部中作风正派、勤政务实的典型,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法制约束能力。
2.优化职业权力运行制度
领导干部在职业中扮演的是公众角色,掌握和执行的是公共权力,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职业权威。要优化权力运行制度,将领导干部集体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防止其职业操守缺失。一是要合理分配权力,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通过合理科学地配置权力,建立完善的权力运行程序,从根本上改变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减少职业操守集体缺失发生的概率。要通过建立职业操守风险评估制度,规避职业操守缺失可能带来的风险,有效防范集体决策可能导致的消极现象。要通过权力的适当分解和合理调整,强化权力活动的动态约束机制。二是要完善权力监督,避免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要对领导干部集体行为实行全方位监控,使其最大限度地避免职业操守缺失行为。要通过开展巡视、统一管理,加强对领导干部集体的监督。要畅通监督渠道,完善民众知情权,有效制约滥用权力等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使权力运行纳入正常轨道。要强化多层级监督,提高领导干部违反职业操守的成本,从而使职业操守集体缺失行为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制约。三是要加强政务公开,规避不良竞争环境。政务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容易造成不良的职业环境,引发“囚徒困境”。因此,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各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使政务信息透明,提高外部监督的效力,加大职业操守缺失者的心理负重,有效减少领导干部职业操守集体缺失行为。
3.强化体制机制制约
一是要坚决贯彻岗位轮换制,降低领导干部职业操守集体缺失风险。我国古代就有这样的制衡实例。古代的官员经常进行岗位轮换,与本地的官吏进行相互制衡,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相对的公平。岗位轮换制虽然对管理效率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却是遏制职业操守集体缺失比较有效的手段。长期在一个地方担任领导干部,容易形成小集体,随着对环境的进一步熟悉,也容易使领导干部利用政策、规章、制度的不完备逃避责任追究。二是要正视现有制度缺陷,切实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好坏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的遵守状况。任何体制、机制都有自动发生、自动运转的力量,个人力量事实上难以与制度力量相抗衡。因此,我们不仅要正视制度规定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