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独子化时代我军政略的创新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善平
日期:2015-01-27 15:47:20
无论与过去比,还是与国外比,我国军人独子化都堪称特色。独苗参军之后,双亲成了“留守父母”;若独苗参战牺牲,双亲又沦为“失独父母”。常言道,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孝养难题若不解决,轻则扰乱军心民心,重则削弱军队战力,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加快我军政略创新步伐,礼法合治,双管齐下,在巩固官兵生死之交之余,夯实国家与军人的生死之交。
一、“孝亲”与“爱国”:独苗军人的两难困境
众所周知,国人历来推崇孝道,无论贵贱老少,均视孝道为底线,凡是违逆孝道者,经常被视同禽兽。因此,孝亲堪称中国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它适用所有中国人。有趣的是,即便如此,一旦忠孝冲突,国人仍会要求公职人员“移孝作忠”。以军人为例,一旦应征入伍,理应为国尽忠,非但平时无法像常人那样侍奉双亲,战时还要奋不顾身地英勇杀敌,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由此可见,爱国堪称中国文化“第二大公约数”,它适用一切公职人员和爱国者。
从观念层面来说,“移孝作忠”广受古人认同,缘于以孝治天下,孝成了天下公理,人畜、善恶、夷夏之别,均在于是否守孝道,公职人员为国献身,既是为“奉行孝道之国(君)”尽忠,更是为“孝道公理”尽忠。因此,以“辛苦遭逢起一经”的文天祥为例,最高之忠不是忠君,而是忠于孝文化。孝是华夏文化的巍峨道统,也是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它是匹夫有责的“天下”,也是丹心可照的“汗青”。可见,“移孝作忠”并非愚忠,而是出于民族大义,它视孝养父母为“小孝”,视捍卫孝治天下为“大孝”,因而并未削弱贬低孝,反而强化高扬了孝。
从实践层面来看,古时“移孝作忠”之所以可行,主要缘于三大因素。其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深信多子多福,大多子女甚众,个别子女为国捐躯,其他子女仍可尽孝。其二,古时宗族力量强大,为保障本族弱者,族内设有义田、义学,对于子嗣不盛乃至灭绝者,还有“过继”制度,若亲骨肉都已为国献身,宗亲仍可代尽孝养、继嗣之责。其三,以岳家军、戚家军为例,为了增进情感、激发战斗力,古代名将注重以孝治军,不仅待下属如父如兄,而且很关心部下孝养难题,若是独生儿子,常可免除兵役,若是兄弟同伍,战前常会留一人尽孝,对“忠孝满门”之家,更是极力揄扬褒奖。
因此,古人虽讲忠孝两难,其广度与深度却很有限。就广度论,古代军人大多不是独苗,即便不能亲自尽孝,双亲孝养仍大体无忧,不管是后方平民的参军意愿,还是前线军人的作战意志,均不会因顾虑孝养而大受拖累。就深度论,忠孝两难限于情感层面,在官方意识形态层面,忠孝仍然是一体,至忠即是至孝,两者并不矛盾,尤其对文天祥、岳飞、王夫之等民族精英而言,为国尽忠就是为孝文化尽忠,其对民族文化、民族大义的深情,极大缓和了亲情撕裂之苦。
如今,军人多为独苗,一旦应征入伍,双亲就成了“留守父母”;一旦战死沙场,其父母又沦为“失独父母”,其妻儿亦成了寡妇孤儿。此外,许多军人父母是农民,缺乏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军人自身精力财力又很有限,双亲伤病无法陪侍照料,家人缺钱又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