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把协商民主的文章做足做好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5-01-06 15:45:27
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协商民主,既注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能使党委政府变得“耳聪目明”。作为制度文明,它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创新性。这一制度既不走西方“三权分立”的道路,又集中吸纳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是政治制度的一大创新。它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在政治制度上的创造创新,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造创新,和西方的“宪政”相比,和中国传统的“仁政”相比,是一种崭新的制度设计,有助于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有助于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二是有效性。协商民主在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能够快速决策、快速实施,行政效率很高,同时又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无谓争斗、相互倾轧、巨大内耗、久拖不决等弊端,是一个高效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的西方制度设计,是为了相互制衡而设计,其内斗、内耗的结果是效率缺失。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是要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从而集中智慧,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它有助于防止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有助于避免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我们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提高协商民主的实效性。三是主动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动性特征,内在地提示了协商民主的本质内涵,即好说好商量。好说,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各界人士坐在一起敞开心扉说一说、谈一谈;好商量,就是通过充分讨论,找到符合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这样一种民主政治形式,具有多元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二、要说要商量
 
  就实践而言,要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落到实处,就要变“要我协商”为“我要协商”,把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具体化,做到“要说要商量”。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来自于实践。李瑞环同志曾经深有感触地说:“遇事商量比不商量好,多商量比少商量好,早商量比晚商量好。”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就要“要说要商量”,真正“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只有把“要说要商量”作为一种理念,改变以前社会上流传的所谓“橡皮图章”“鼓掌机器”问题,我们才能够少犯错误,不断进步。我国协商民主的主体涵盖社会各个方面和各界人士,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通过协商民主,最大限度地兼容各方面利益,形成社会各方面均可接受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措施,提升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事实也是如此。如果遇到事情都商量着来,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公开公正决策,真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能有效减少和化解矛盾。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