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治理“为官不为”现象工作机制探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中共湖北天门市委组织部
日期:2014-11-24 11:10:32
ldquo;拖”字诀,拖得条件发生改变,拖得别人失去信心,企图拖出解决机会、拖得无疾而终,甚至上级督促都阳奉阴违。三是推出去,且将困难与他人。以能者多劳为借口,习惯于投机借力,冠冕堂皇地把事给别人做、把难让别人为。
4.避险。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各类矛盾进入多发期,干事创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必须敢于面对和担当风险。“为官不为”者面对风险时怕失败、怕挑战、怕监督,唯恐避之不及。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有的干部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习惯于守摊子、混日子;有的缺乏闯劲、没有冲劲,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吃别人吃过的馍,推进工作时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有的怕伤和气,能不得罪人坚决不得罪人,宁可工作不干,决不“伤了和气”;有的怕丢选票,拿原则换威信,用职权赢人缘,只求赢得位置、保住帽子。三怕媒体炒作、成热点。不善于、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开展工作。有的怕公众监督,遇到大事件、大场面束手无策、顾此失彼,群众一激愤,自己就乱阵脚;有的怕舆论监督,行为一曝光、媒体一关注,就会受到干扰、失去主见甚至丧失立场。
二、“为官不为”的原因剖析
1.考核机制不科学。现有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不科学,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难以体现,无法形成正面的激励和有效的约束。一是指标设置不科学。现有干部考核指标相对比较笼统,共性指标多、个性指标少,正向指标多、反向指标少,难以体现岗位特征、努力程度和实际业绩,特别是对什么是“不为”缺乏明确的标准和依据,考核指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现象,影响“不为”干部的认定。二是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公务员考核的主要载体是年度考核,主要方式是民主测评。同一个单位的干部,不论岗位差别,统一采取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也主要是填写一张民主测评表,这难以对一名干部做出形象的刻画和准确的评价。干部只要不违纪、不出事,一般很少被评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至于优秀等次,由于事实上评价不准,有的地方和单位甚至搞平衡,让干部轮流享受优秀指标,完全丧失了考核的意义。三是结果运用不到位。从正的方面来看,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不大。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优秀和称职之间只有1个月左右基本工资的差别,有的地方甚至明确规定年度优秀的,每年奖励某个数额的奖金,而且基本不影响干部升迁和进步,考核结果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从反的方面来看,年度考核即使是基本称职甚至不称职,也仅仅是当年少拿几百元的奖金,对干部升迁进步的影响也不是很大,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2.“下”的渠道不畅通。受长期传统观念影响,官本位意识在我国还不同程度存在。一名干部,只要不是违纪违法,只要没有渎职出事,不到一定年龄往往很难退出现有岗位。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对岗位、对事业、对群众缺乏敬畏,以致有的干部对“为官不为”无所顾忌。目前,中央和各地对于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越来越明确、要求越来越严格、程序越来越规范,但对于干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不胜任、不作为干部的研究和处理还不到位,缺乏认定标准、没有处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