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反腐高压下官员“不作为”困局的破解思路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任中平 陈 娅 日期:2014-11-06 09:43:35
强官德教育是必要的,加大对官员的奖惩激励机制也是必须的,然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将权力置于广大民众的监督之下。其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官员授权问题上要强化民众的话语权,使官员真切感受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因此必须对人民负责;权力的本源并非是某个上级领导,所以不能只对上级领导负责。第二,对公权力的运行要强化民众的监督,应对官员“不作为”要让公众监督有作为。如此看来,对官员工作成绩的评价及“不作为”的问责,人民群众应该成为主体,民众的意见应作为官员绩效考核或是否对“不作为”行为担责的主要参考依据。近年一些地方实行“民评官”的实践探索充分表明,广大群众的监督才是最有效的监督,才能使官员真正不敢懈怠。武汉的电视问政节目,就是要把政府工作人员的不足、缺点放到聚光灯下来炙烤,放到放大镜下去审视。通过这种电视问政的方式,群众在节目中提出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高效率的解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待。这种问政方式之所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也是因为在阳光下权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监督。陕西省商南县的广场问政制度,也是当地政府在开展整顿干部作风活动中,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对官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的有效举措。每次广场问政,都会有4名县级窗口单位、执法部门、监管部局一把手参与,现场回答问询,接受群众打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落实整改。从实际效果来看,广场问政直面群众,给了官员一定压力,可以有效促进他们提高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在传统的干群沟通渠道之外建立起了更加直接顺畅的方式,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值得充分肯定。这些做法,都可以为有效化解官员“不作为”困局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分别系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凉 风  
  E-mail:ldkxlf@vip.sina.com  
  电  话:0371  -  63926295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