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区县基层干部职务晋升焦虑的破解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育林 张玉强
日期:2014-01-24 17:36:38
结果的公平和公正。其次,扩大群众民主参与,促使区县基层干部选拔的各个环节透明化。群众作为区县基层干部选拔的重要参与者,应参与区县基层干部选拔、晋升的过程。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规定,如选拔任用的职位、参选条件、考察标准等公开,并通过政策宣传让群众熟知和掌握,在选拔过程中切实考虑和尊重群众的意见。再次,应逐步推行民主推荐,避免个别主要领导凭个人好恶或关系亲疏随意提名职位竞选人。
(三)拓宽晋升通道,增加干部职位竞选机会
干部职务晋升焦虑的破解方法之一是拓宽区县基层干部的晋升通道,增加区县基层干部参与竞职的岗位和晋升机会,但是,一个地区的干部岗位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在日益提倡和践行精简行政结构的今天,在区县随意增设可供晋升的干部职位是不可行的。因此,拓宽区县基层干部的晋升通道应将眼光往“外”看。首先,打通行业的垂直晋升通道。通过制度规范,在条件合适的岗位允许区县干部能够与地级市以上的同级别干部通过公开竞职竞争晋升职位。其次,增加区县基层干部继续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获得晋升的岗位。应该增加区县基层干部可以报考的职位,探讨在保证区县基层干部现有的职务级别上进一步使之获得职务晋升的方法,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设计将其规范化。
(四)加强自我修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人们在遭受失败和挫折时,总是容易寻找外在的客观借口而忽视对自身的审视。区县基层干部在职务晋升遭到失败时也常常无限放大制度的不完善、领导的不公正、竞争对手的不堪手段等,而对自身客观存在的问题或能力缺陷无限缩小,甚至视而不见。就当前区县公务人员队伍的发展状况来讲,许多区县都是处于人才匮乏的状态。无论哪一位领导干部,包括区县一把手在内,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能力强、办事得力的下属,因此,真正有能力、综合素质好的干部不能获得晋升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一名干部认为自己“做了事”、干出了成绩,却一直得不到提拔和重用,那就更应该从自身出发来寻找症结所在。例如,想想自己在平常的工作中做事是否过于张扬、锋芒太露;是否做了一点事情逢人便说,生怕别人不知道,将小事说成大事,想以此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却最终失去别人的信任。区县基层干部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自我修炼:首先,应该注重人格上的修养。其次,要认真分析晋升职位的要求和条件,自觉弥补不足,完善自身素质。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来增强自信心,以强大的自信防止职务晋升焦虑的出现。
(五)提高工龄工资,改善工资福利待遇
区县基层干部职务晋升焦虑易于发生在那些工龄较长的干部身上。在当前的公务员制度设计上,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职业生涯中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是依靠职务晋升的方式来实现。因此,通过适度提高工龄工资的幅度,改善区县基层干部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不仅能够让那些“不得志”的区县基层干部感觉受到了认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职务晋升焦虑产生的“病急乱投医”引致的寻求非制度化晋升现象的出现。但提高工龄工资这一手段只是应对区县基层干部职务晋升焦虑的辅助性措施,不能依靠这一政策来消除干部职务晋升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区县基层干部职务晋升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