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区县基层干部职务晋升焦虑的破解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育林 张玉强 日期:2014-01-24 17:36:38
区县基层干部的数量较多是符合“金字塔型”的行政权力结构的,但是,区县公务员队伍庞大,区县基层干部数量较多,相比于可供区县基层干部职务晋升的数量有限的职位来讲,晋升竞争也就异常激烈。如此,心理素质较差的区县基层干部也就无法避免地产生职务晋升焦虑。
  (五)区县基层干部的选拔机制不科学,增加了职务晋升的非理性因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区县基层干部选拔机制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具体来讲,区县基层干部选拔机制还存在不尽科学合理之处。首先,处于区县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主政者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权力过大。“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区县一把手及掌握用人权力的主要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力过大,必然会为权力滥用、权力寻租埋下隐患。其次,区县基层干部选拔制度中的德才兼备原则难以落实,没有客观的评价和衡量标准,也就为不正当的权力运用提供了操作的空间。再次,区县基层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屡有出现,这说明区县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机制还存在缺陷。最后,群众对区县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参与度不够,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没有得到落实。区县基层干部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干部群体,但是,部分区县在设计干部选拔制度指标时,民主测评只占测评分值总额的5%。如此制度设计,难以真正客观、科学地选拔出德才兼备,群众拥护、赞成和信赖的基层干部。区县基层干部选拔机制不科学增加了职务晋升中的非理性因素,非制度化的晋升现象也使得区县基层干部普遍产生职务晋升焦虑。
 
  三、区县基层干部职务晋升焦虑的破解之道
 
  (一)进行心理调适,摆正自身位置
  新时期,党和政府建立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的决心,已经陆续在许多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区县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应该树立起对党和政府建立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制度的信心,在职务晋升中正确地调整心态,摆正自身所处的位置。要坚信只要自己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只要忠于人民、一心为民,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一定能够获得职务晋升。其次,根据美国著名学者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人总是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所做出的贡献,而低估他人的能力和付出的努力。在与其他干部竞职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应该多进行自我反省,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能力、付出与自身的实际能力、付出之间的关系。再次,著名的“彼得原理”告诉我们,在当前职位上工作开展得很好的人不一定能在晋升后的职位上顺利开展工作。区县基层干部应该客观地思考、评价自身拥有的能力素质是否能胜任更高层级的工作。
  (二)完善选拔制度,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机制
  制度是营造信任、实现良好管理效果的捷径。完善区县干部选拔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干部选拔机制,能为区县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为消除干部职务晋升焦虑、实现有效的干部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切实加强对区县一把手的监督,以较大范围的有效参与和监督,防止在用人问题上可能发生的暗箱操作和潜规则,以公开透明的方式确保选拔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