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班子团结周期律中消极因素的规避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邓永东
日期:2013-09-26 17:48:30
用“规范性”制约“随意性”,坚决按程序和原则办事,不搞“一言堂”,充分尊重其他班子成员的民主权利,勇闻诤言,广纳群言,听得进不同意见,容得下反对意见,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意见,善待“异己”,和而不同,防止偏离集体领导的个人决策、不经调查论证的草率决策和人情关系缠绕的感情决策,力求通过科学议事决策机制切断不团结的源头,通过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遏制不团结的势头,通过建立责任奖惩制度消除不团结的苗头,不断提高班子团结的质量。
5.“摩擦期”——相互包容、消除隔阂,防止积怨离析。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指出:“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和各方统一起来。”要找到共同点,真正化解矛盾、消除隔阂,顺利度过“摩擦期”,需要班子成员具备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顾全大局的道德修炼、相融相济的高尚境界,能够从党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团结的大局出发,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看得惯不顺心的事,经得起误会、受得起委屈、吃得下“哑巴亏”,对同志多理解多谦让,对自己多检查多反省,多唱“将相和”,不搞“窝里斗”。当认识和工作出现分歧、发生撞车、产生误会时,应坚持兴事业与讲和气、干工作与建情谊、比进取与求协商相统一,多一点“自以为非”、多一点友谊谅解、多一些大度谦让,求大同存小异,克服“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不良心理,不计小账、不听小话,不抓“小辫子”,不搞小动作,不搞“针尖对麦芒”,善结“管鲍之交”,不存“瑜亮情结”。要正确运用迂回折中与退让艺术,对小矛盾及时沟通不积累,对大矛盾冷静处理不激化,及时活血化瘀、拾遗补阙、减少内耗,化干戈为玉帛,让误会和隔阂烟消云散,让矛盾和摩擦尽快得到解决,使班子从“摩擦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6.“稳固期”——细心呵护、妥善经营,防止纷争再起。稳定团结的班子,就好像稳固的婚姻一样,需要班子成员的妥善经营和细心呵护。班子成员要想“稳固期”更牢靠、更持久、更有生命力,就必须始终珍惜一起共事的缘分、珍爱同甘共苦的友谊、珍视得之不易的大好团结局面,不争谁主谁次,不比谁多谁少,不攀谁先谁后,不论谁轻谁重,平时工作多帮衬、资源多共享、责任多担当、感情多付出、利益多舍得、荣誉多礼让,甘为他人搭台子、送梯子、做嫁衣,遇到坎坷雪中送炭,碰到困难伸出援手,快要掉队“猛击一掌”,力所能及地为其他成员挡挡驾、补补漏,同吹一个号,同奏一个调,努力做事业的志同道合者、工作的精诚合作者、团结的共同维护者。作为书记、副书记,应坚持一视同仁,注重工作分工与利益分配的平衡性,尽可能与班子成员“等距离”相处,不分亲疏,不厚此薄彼,用公心交知心,以知心结同心,从而达到班子成员之间心心相印、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目标,使精心栽培的团结之花永远盛开不败。
(作者系解放军77283部队副政委)
责任编辑 王秀芳
E-mail:ldkxwxf@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