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班子团结周期律中消极因素的规避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邓永东
日期:2013-09-26 17:48:30
生分歧、误会,甚至产生矛盾和隔阂,相互之间也开始计较,进而发生摩擦,使班子产生裂痕。有的是班子主要领导成员耍个人威风,高高在上,不顾他人感受;有的是少数班子成员心胸狭窄,遇有工作冲突斤斤计较,强调分管工作,不顾单位建设大局;有的是在个人算盘上拨弄“小九九”,发生分歧时各行其是,发生问题时推卸责任,导致班子成员虽处在同一屋檐下,但各有心结、“同床异梦”,感情支离破碎,人心四分五裂,产生感情危机和离心力,严重的甚至使班子整个组织体系瓦解。
6.感情融洽、相敬如宾的“稳固期”。经过磨合、考验的班子成员,如果在“和睦期”做得好,又能够较好地化解矛盾,避免摩擦,懂得付出,班子团结就会逐步达到一种成熟稳固的状态。此时,班子成员之间达到了思想上的高度默契、沟通上的高度顺畅、工作上的高度和谐、情感上的高度融洽,班子团结进入了一个相对的成熟稳定时期。但是,由于班子成员自身的趋利性、追求的差异性、权力的占有欲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相互争资源、争权威、争信任、争荣誉、争晋升机会、争政绩,以至于产生隔阂,疏远感情,甚至以邻为壑、各自为政、相互拆台、落井下石、幸灾乐祸、隔岸观火,出现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使班子团结重新跌入低谷。
二、班子团结周期性现象中消极因素的规避及防治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看,班子团结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有高峰也有低谷,平静中有不平静的隐情,和谐中有不和谐的触点,团结中潜伏有不团结的因素,必须靠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去规避,以尽量缩短“磨合期”,顺利通过“考验期”,安全度过“和睦期”,避免滑入“摩擦期”,最终走向“稳固期”。
1.“磨合期”——主动搭台、坦诚相见,防止出现心理壁垒。俗话说:“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班子成员进入班子的时间有先后、性格有差异、能力有高低、处事方式有不同,要缩短“磨合期”,必须本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原则,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加强沟通,交心又交底,做到政治上相互信任不猜疑、思想上相互交流不戒备、能力上互相欣赏不轻视、知识上互相学习不封闭、人格上互相尊重不刁难、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淡,积极营造经常交流而无戒备之心、合作共事而无后顾之忧、互相关心而无防范之意的内部氛围,努力强化信任感、认同感、融入感和合作意识,着力构建心理相容、情感共振的磨合环境。特别是班子里的“前朝重臣”,一定要有“长者风范”,摒弃个人偏见和成见,坚持以一颗平实心对待自己,以一颗平和心善待他人,对初来乍到的同志,多点欣赏少点挑剔,多点尊重少点苛求,多点主动配合少点排斥挤压,并自觉承担起辅弼新秀的责任,积极给他们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不让新成员感到自己是“局外人”或“外来户”,甚至成为“孤家寡人”。而新进来的成员则应“入乡随俗”,正确调适心理,摒弃优越感,忘却“富贵命”,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放低身段,拉近距离,善做小学生,努力消除年轻气盛的傲慢心理、讨巧卖乖的迎合心理、先来后到的自卑心理、拘泥资格的依赖心理、听天由命的赌气心理,主动拆除“隔心墙”,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