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灰色权力的表现、危害、成因及遏制之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袁茂华
日期:2013-06-06 16:21:29
门就是警车开道、封闭道路,违反交通规则却又要抹去违章记录的行为司空见惯,而且还依旧享受着公车使用的“三三制”,即领导公务使用三分之一、领导私用三分之一、司机私用三分之一,导致公车改革迟迟无法推行。很少在家吃饭,不是参与“接待”客人、客商,就是被下属、企业“招待”,自然是有人负责“买单”,喝得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为此“养活了”酒厂,“推动了”餐饮业发展。以调研参观、考察学习、经验交流、友好交往等名义,或者是数十人的大规模或者是五六人的小团队,一年怎么也要出国三五趟,去别的省市好几次,通常是“一半公事一半旅游”,不少是“一天公事几天旅游”,不但费用姓“公”而且还有“出差补助”。定期不定期的“这个班”“那个班”培训也层出不穷。
二、领导干部灰色权力的危害
领导干部灰色权力的存在,是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挑衅,是对既定规则和秩序的破坏,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具体危害有三个方面。
一是损害党政形象。领导干部灰色权力的存在,腐蚀了党的肌体和灵魂、违背了党的宗旨和誓言、削弱了党的威信和魄力,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今天,凡是遭遇交通堵塞、发现路面破损、看到有人乞讨,群众不问历史原因、客观条件,不管是不是采取了措施、投入了资金、做出了努力,一概责骂党和政府“不作为”;凡是有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发生了争吵、纠纷、拉扯,群众不管谁的错、谁有理,是不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做出了赔偿、给予了道歉,一律指责公职人员“欺负人”;对坊间和网上疯传的谣言,无论怎么解释、说明,都有人怀疑、质疑,甚至亲眼看到也认为是“假”的、“装”的、“摆”的;党员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被认为是虚情假意“做样子”,上门入户听民声、察民意,被认为是形式主义“走过场”,主动资助结对子、攀穷亲,被认为是变着花样“洗黑钱”……领导干部灰色权力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党和政府的形象被损害,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削弱。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虽然各地经济都在发展,但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来说,这种发展远远不够,所以社会资源依然是有限的、稀缺的。然而,领导干部却轻而易举地用灰色权力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资源,如,上班族经常对公交车“望穿秋水”,领导却独享专车;困难户生活举步维艰,领导却时常推杯换盏;一家几代人挤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平房,领导却房屋空置……公平公正成了空话,群众能满意吗?领导干部的灰色权力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乱象:一些“重点企业”违法排污,大型知名超市偷税漏税,重点学校收取“择校费”“赞助费”,医院故意不用列入限价目录的药品,商家故意提高原销售价虚假降价……很多都是众人皆知的,可环保、工商、教育、卫生、物价等部门却没有有力的作为,群众能满意吗?群众对社会的不满长期得不到疏解,同官员的“敌对情绪”不断积累,遇事容易激动,在微博时代,很容易受鼓动和挑唆,上街堵路、暴力抗法、官民冲突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