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新表现及治理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廖奠坤 日期:2013-03-29 10:59:11
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子女比拼各自的父母,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曾在一段时间里,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肇事者一句“我爸是李刚”,引发网民如潮涌般的一致谴责。当下“富二代”“官二代”骄横跋扈、左右通吃的事例确实层出不穷,这无疑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践踏。无论是“富二代”用钱买通权力,还是“官二代”用权力为自己开路,都是在采取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挤占或掠夺社会资源。
  上述种种表现“异彩纷呈”,归根结底都是特权思想在作怪。近年来,我们党在反腐倡廉、治理特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但由于受旧社会习惯势力和专制思想的影响,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特权现象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危害甚大。首先是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如果问问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哪些行为看不惯,耍特权无疑是其中之一。每当媒体揭露有领导干部耍特权,总是会引起群情激愤、舆论哗然。可以说,领导干部耍特权对群众感情的伤害、对党的威信的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其次是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一直不断追求的美好理想,然而一些人借助特权肆意破坏竞争规则,不合理、不合法地侵占公共资源,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社会内部的差距被人为拉大,大大削弱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使公平正义成为奢侈品。再次是严重破坏社会良好信任。一些领导干部人为地设置了一些特权,使社会滋生出权力的垄断性和权利的特殊化、等级化。一旦社会中出现了不受制约的权力和特殊的权利,构建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空话,人们的相互信任就会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势必形成一种不信任状态,群众与官员之间势必形成一种对立的状态,这个社会就有崩溃的危险。最后是严重阻碍制度体制创新。制度体制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特权阶层为了保持原有的分配格局,继续维持自身的社会地位、政治特权、经济利益等,会千方百计地利用自己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影响公共政策,采取手段阻碍制度体制改革,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二、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是治理特权的根本之策
  领导干部特权化问题的产生及泛化,既有领导干部自身思想素质方面的原因,更是领导权力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合理、不规范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着重从制度、机制出发,通过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和逐步清除特权现象,绝不能让权力失去监督。
  对策之一:坚持理论武装不动摇,牢固确立正确的权力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少能力突出的领导干部之所以思想蜕化变质、生活腐化堕落,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抛在脑后,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必须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廉政观教育,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方式,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典型示范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升拒腐防变能力。采取廉政谈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