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新表现及治理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廖奠坤
日期:2013-03-29 10:59:11
三:用人权中的“神女”现象。这是时下对选拔任用年轻女干部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的诙谐称谓,是地方官僚阶层板结滋生出的新现象。据报道,2012年4月19日,湘潭市岳塘区拟选拔任用“90后”女干部王茜为区发改局副局长一事,经网络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和质疑,湖南省相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并迅速进行了调查,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干部拟任人选公示中疑点频现,多位“80后”、“90后”拟任官员违规任用的事实被曝光,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质疑,但大多数处于真相依旧扑朔迷离、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的状态。这种遮遮掩掩、拖泥带水的处理方式,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并不断强化公众疑虑,毒化社会风气。
表现之四:公共财政权中的“私钱”现象。公款吃喝、请客送礼,把公共财政当私人“钱包”,这是时下一种普遍而又严重的领导特权现象。据报道,安徽颍上县原县委书记张华琪先后收取下属33个单位、100多人送的“贿金”70多万元,而那些行贿人所送贿金一般是采用虚开招待费等变通形式冲账。颍上县房地产管理局原副局长兼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景龙认为,“行贿都能报销,说明一些地方政府财政开支不透明,领导干部‘一支笔’审批,缺乏有效监督”,“如果对财政预算过程缺乏有效监督,一些地方政府花钱就会倾向于搞形象工程、盖政府办公大楼,当然可能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甚至滋生腐败。因此,必须加强财政预算立法工作,强化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一些地方领导为了拉关系、跑项目,动用公款请客送礼是常有的事。这说明只要有“一支笔”审批权,就可以把公款当“私钱”,任由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之风蔓延,简直成了用公家的钱办自己的事,一点不痛心,而且很痛快。
表现之五:执法权中的“强拆”现象。暴力执法,强制拆迁,欺压百姓,这是领导特权现象的又一种表现。据新华网(广州)2011年7月19日报道,黑龙江庆安县两周内发生多起暴力强拆事件,致使多人受重伤。居民称开发商在半夜用挖掘机强拆房屋,当屋主想冲出房子时,被不明身份的人用棍棒殴打,其中有3人被压倒在倒塌的废墟中。当地居民称,县政府在工程施工和房屋拆迁前,没有举行听证会,没有对房屋产权所有人进行补偿,也没有下达拆迁通知。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断发生暴力拆迁事件,甚至引发了流血事件。如何解决拆迁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关系到公民财产权益的保护,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稳定。
表现之六:信访权中的“截访”现象。不让上访,强行截回,这是当前阻止群众上访的普遍做法。2013年1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篇标题为《伊春一女子上访被关废弃太平间三年》的报道,该报道称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居民陈庆霞因常年上访,被当地政府部门强行安置在一所废弃的太平间里,限制人身自由达3年之久,而截访官员曾获“特等劳动模范”称号。此事被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权力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未经任何审判和听证程序,就擅自长期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若相关报道的内容属实,决策的官员和具体实施的人已涉嫌非法拘禁罪。
表现之七:公共权力中的“拼爹”现象。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子女的贫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