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完善地方党委民主决策机制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朱 江
日期:2013-01-25 09:23:29
侧重、协调联动,以形成具备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的调研成果。三是采取外部参与方式。为了防止一方调研可能出现的片面和偏差,尽可能地全面掌握情况,可以在以调研队伍为主的条件下,邀请或委托其他调研队伍进行互相独立和平行的调研,从而形成对比和优势互补,扩大调研的广度和深度。
(二)创新提升质量的良性调研机制
多方参与的调研机制借用民主的理念规避了调研的单一性和主观性,但要全面提升调研的质量,为常委会决策提供依据和基础,还要依靠科学的机制和制度来保障。对此,一是完善调研的领导机制。上级领导的监督和督促是提升调研质量最有力的内在动力。在确定全年的专题调研课题后,常委会相关领导要随时了解调研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另外,分管调研工作的主要领导要从召开调研协调会、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到听取汇报、实地调查、座谈论证、修改调研报告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二是强化调研工作目标管理与奖惩激励机制的落实。要重视调研工作,重视对调研干部的关怀,把调研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舞台和出成果、出人才的平台,将调研绩效作为评先评优、推荐后备干部等的重要标准。三是积极探索实效方式。有些地方的调研停留在听汇报和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上,调查地点往往被下级“安排”好了,很难听到真话、看到真相,直接影响了调研的质量。要推行以调查方为主导的开放式调研,探索实效方式,如暗访、私访等,以求获得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三、构建民主决策科学论证机制
首先必须理清决策中民主与科学的关系。民主是一种价值追求,科学是对事物的客观反映。民主和科学本质上都是为了决策的正确性,但是,民主并不必然导致科学。民主是对各种意见和看法的吸纳,但最后还是要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而多数人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正如毛泽东所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手段防止决策的失误和盲目,保障其正确性,达到民主决策的目的。
(一)建立专家论证制度
在地方党委常委会决策中,涉及大量经济、社会中专项领域的决策。由于职业和思考层面不同,领导者更侧重的是其综合性的部分,而对其中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很难准确把握。所以,应当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论证团队,在调查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对拟决策事项进行科学论证。要对多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进行鉴别评估,提出专业建议,并将最终的评估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要形成没有专家论证意见,决策不能上常委会的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尝试招标专家论证,即由常委会提出决策议题,在有关范围内进行招标论证,专家中标后,其所提决策意见最终纳入决策内容的,要给予专家一定的价值补偿。
(二)实行风险评估制度
决策是对事件未来的把握和能动反应,很难做到恰如其分、完美无缺。考察历史,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决策失误和决策失败,常常带给地方难以估量和弥补的损失。这不是说这些决策的出发点是错的,而是未来千变万化,没有充分的考量,就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必须在决策前就充分了解失误风险,从而避免、消除、防范消极因素,将失误风险降到最低。常委会的决策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