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中国应对美国“巧实力”的“暖实力”思维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善平 日期:2013-01-07 14:43:49
,互相转化,互为因果,不可颠倒,不可割裂,不可偏废。当内部抱团以对抗外敌时,“暖实力”会转化为“冷实力”;当内部抱团走向外部联盟时,“冷实力”亦可转化为“暖实力”。
  进而言之,勇于内斗内耗、怯于外交外争者,其“暖实力”与“冷实力”均很有限,都会异常快速地毁灭。只善于内部抱团、偏安一隅者,虽有一定“暖实力”与“冷实力”,但始终难以扩展强化,只能消极防御、苟安一时。唯有既善于内部抱团又善于化敌为友者,才能由小变大、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由野蛮变文明。更深层的问题是,即使是GDP总量和人均值都相同之国,其国内两极分化程度也是迥异的,各国“暖实力”因而仍会有天壤之别。若能雨露均沾、全民分享,经济实力可化为增强认同、凝聚人心的“暖实力”;若是两极分化、苦乐不均,它则会沦为弱化认同、撕裂社会的“冷实力”。届时,即便是如今称霸世界的美国,也可能因“占领华尔街”运动所谓“1%与99%”之争而最终瓦解。
  可见,“硬实力/软实力”思维偏重权力的抽象性质,“暖实力/冷实力”思维则注重权力的具体效用。前者虽也讲究实力巧妙组合,但毕竟只求单边单极霸权,后者则转而建构互利双赢的和谐世界。所以,只要仍执迷于一国独霸,无论“硬实力/软实力”,还是鸡尾酒式的“巧实力”,都只能是一家欢喜众家愁的“冷实力”。以美国为例,它频频发动军事战、贸易战、金融战,即使常人也能感受其“硬实力”的刺骨寒意。至于其“软实力”,不求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只求推进美国文化殖民、扩张美式文化霸权,为此不惜肆意削夺弱国文化主权,堪称“软酒醉人、软刀杀人”的典范。无奈之余,处于语言、舆论、形象、学术劣势的文化弱国,被迫纷纷投入母语保卫战、文化保卫战,积极制定语言、影视、新闻、文教、学术等方面的应对战略,乃至像中国那样将其提升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高度。可见,“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之说,虽能哄骗世界舆论于一时,但绝对无法欺骗全球民众于永久。
  正如伟大战略家毛泽东所言,人心才是真正持久强大的战略后方,从人心出发思考全盘战略,乃是一流战略家的必备素质。作为典型的“持久战”,无论是苦撑八年的抗日战争,还是持续百年的中华复兴,都要以暖人心、聚民心为根本。总之,一国实力大小,不能只看光鲜亮丽的舆论宣传,也不能只看抽象生硬的统计数据,更不能只看冰冷僵硬的武器库,而要看其化解矛盾、抱团取暖的综合能力。前三者有形可见,常人都易感知,第四者则无影无形,非大智慧者无法把握。
  三、“暖实力”思维的实践之路
  政治是抱团取暖、共赴危难的艺术,故而作为权力的客观形态,“暖实力”与“冷实力”早已存在几千年,对此有所散论的先知先觉者,亦星云流布于古今各国。至于它未能理论化乃至成为主流思维,则大可不必苛责前贤先哲。它源于古典政争不至于毁灭地球之大格局,至于它如今呼之欲出,亦是当代政争之大趋势使然。
  换言之,“暖实力+冷实力=好实力”思维的科学性,在于它看到了国际政争的巨大惯性而不抱幻想,更在于它洞察了全球新难题背后的重大机遇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