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精彩阅读
干部选任责任追究机制问题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中共湖南祁阳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日期:2012-09-10 18:20:07
录的,应视为责任过错。一次干部任免,应把从推荐、酝酿到讨论决定的各个环节产生的文字资料整理归档,形成完整的资料体系,并制作成一个独立的卷宗,归档保存。
3.要严格责任追究时效,提高追责效果
没有时效限制,就谈不上责任追究的落实。要区分两个层次:一是被选任干部发生问题的追溯。一般来讲,当拟任用干部在还未任职之前即发现问题容易追究责任,但任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问题就必然牵涉一个责任追究的时间界定问题。问卷调查显示,67.2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以被任用干部的一年试用期为界进行责任追究。一年期后发生在干部身上的问题按干部监督审查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处理,以体现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二是用人者责任的追溯。无论责任人升任到什么级别,无论责任大小,调任到何处,都应该追究其责任,一律进行问责,绝不手软,让责任者按照《责任追究办法》中的追溯程序承担其历史责任。唯有如此,才能使责任追究工作真正落实,使责任追究、问责产生应有的威慑作用。
4.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追责合力
在存在多个问责主体的情况下,必须建立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提高责任追究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党委(党组)要担负起领导和协调本地区本部门干部选任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工作。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是实行责任追究的重要实施部门,要建立起信息互通制度,采取召开联席会议和及时报送信息材料等形式,收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人事部门在酝酿提拔干部、领导班子换届考察时,要主动征求和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若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发现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就要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同时,还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综治委等部门的协调,及时掌握干部守法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追责。
5.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强化追责监督
实施有效的监督,是提高责任追究执行力的关键。在党内监督上,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年度报告评议制度,党委(党组)选人用人情况要向全委扩大会报告并接受其评议。上级部门进行监督,要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评议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力度;要通过上级党组织派人列席下级党委(党组)研究干部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过程监督。在群众监督上,要落实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特别是要落实好知情权,让群众及时知情、全面知情,掌握选人用人的实情;要采取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信箱、网络等方式,使群众对本地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开展有效监督。
6.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追责文化
在责任主体乃至整个社会中形成一种问责文化的氛围,是实施责任追究的一个重要前提。一是要强化教育培训。把《责任追究办法》等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组工干部培训科目、干部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范围,促使各类责任主体知条规、明责任、严遵守。二是要加大典型宣传。石家庄市原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造假骗官”案中多名涉案官员被严肃查处,折射出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的果断与务实。对此,要广泛宣传这样的追责典型案件,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