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选拔公开”模式的探索与展望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赵世明 日期:2011-09-22 16:52:15
的监督和约束作用。电视直播可以说是干部选拔的社会公示和过程公示,极大地拓展了干部工作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的范围。只有充分地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落实好“四权”,才能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上来,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
  第四,“选拔公开”为改变干部“官本位”的从政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期以来,干部选拔除了在体制内运行之外,还存在少数人选干部、唯上是从的问题,由此才有了某些领导干部“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错位潜意识。电视直播干部公选以及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探索的“电视施政”等方式,将干部的注意力更多地从向上看转变为向下观,让更多的为官者和主政者增强对民意的敬畏和尊重,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从政为官的根本宗旨。
  四、“选拔公开”模式的改进与展望
  2008年是各地开展“选拔公开”实践的高峰,全国有7个省份相继开展了干部公选的电视或网络直播活动,2009年逐渐趋于稳定。到了2010年,各地的探索和尝试再次升温。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同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都在认真思考这一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如果“选拔公开”模式真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逐渐走向沉寂,那么它的确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政治“秀”或政绩“秀”。但实践表明,基于电视直播的干部“选拔公开”注定不会是昙花一现,它对中国民主制度改革的触动和启发可能在若干年后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一种有益探索,“选拔公开”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革和完善。
  第一,将“选拔公开”纳入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常规工作。尽管“选拔公开”的组织和经济成本很高,但是其为民主制度改革带来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高,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大力推动。只有“选拔公开”成为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制度安排,才能真正实现“选拔公开”的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该站在推动干部人事制度和民主机制改革的高度,抛弃早期的捞政绩或“作秀”取向,认真研究制定“选拔公开”的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逐渐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从“选拔公开”逐步发展到其他政务公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发展,这才是“选拔公开”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二,选择适当的岗位实施“选拔公开”。不是所有岗位都有必要通过“选拔公开”的方式向全社会公示。这里既有组织和运行成本的问题,也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适用性问题。“选拔公开”的职务岗位应与职务行为所达的范围相适应,要选择最适合的职务岗位进行“选拔公开”。比如,面向群众、民生和社会的综合管理类职务岗位有必要采用电视直播的方式公开选拔过程,专业机构的职务岗位可以采用有线电视或现场旁听的方式在单位或系统内实施“选拔公开”。既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要选择价值度高、影响力大的职务岗位实施“选拔公开”,尤其是中高级别的正职岗位。
  第三,尝试电视直播以外的“选拔公开”方式。在“选拔公开”的形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