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完善干部工作社会评价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中共浙江上虞市委组织部 日期:2011-03-21 16:50:35
把评议结果与既往测评情况、干部工作实绩、个别谈话了解情况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并坚持把群众评价意见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对德才兼备、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提拔使用,对自身形象不好、群众公认度低的不称职干部坚决淘汰。在干部工作社会评价方面,对通过“一报告两评议”、干部工作公信度测评等征求到的评价意见梳理归纳,通过“看指标、比差距、查问题”,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市委制订整改措施、明确下步工作重点提供依据。近年来,市委从社会评价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抓起,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到明显效果,选人用人的满意度逐年上升。与此同时,还加强社会评价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为扩大评价工作参与、提高评价工作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优化了干部工作社会评价环境。

  二、难点与问题

  由于受民主素质差异、信息传递不畅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评价机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干部工作社会评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1.干部群众的素质差异导致参与评价的氛围不浓。由于受参评对象自身素养、传统思维等影响,民主素质差异客观存在,制约了民主意愿在评价过程中的充分表达和正确传递。一是参与意识有待强化。有的对干部工作社会评价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评价工作只是图形式、走过场;有的平时对干部工作不关心、不了解,在评价时提不出自己的看法、意见,搞随意评价。二是民主信心有待增强。对参与干部工作评价,有的存有疑惧心理,担心如实评议会得罪人,不愿或不敢讲实话;有的存有观望心理,对组织采纳群众意见持怀疑态度;有的存有消极心理,认为上级在评议工作中可能存在实用主义。三是评价动机有待端正。有的存有“老好人”思想,送“顺水人情”,在评议中一味画优秀票、说“好话”;有的存有功利思想,凭个人好恶、与己利害关系进行评议;有的存有妒忌思想,借评议之机发泄私愤,使结果发生偏差。

  2.干部信息的相对封闭导致社会评价的基础不实。群众对干部工作政策、选人用人程序以及选人用人结果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评价能否有效开展和开展质量的高低。从现状看,存在三方面的制约:一是信息覆盖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虽有加强,但总体看干部工作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相关信息披露不够全面完整。二是信息传递存在单向性。群众对干部工作往往是被动知情,组织部门公布什么才知晓什么,主动了解、咨询过问较少。三是信息公开存在滞后性。干部信息公开的动态性、及时性不够,造成群众无法对干部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及时评议,影响了社会评价的实际效果。

  3.方法手段的相对欠缺导致社会评价的质量不高。一是参与范围相对狭窄。干部工作社会评价的参与主体仍主要集中在干部层面,对干部工作的整体评价以领导干部参与为主,对干部表现的个体评价以考评对象所在单位干部群众为主,社会群体层面参与评价比较少,覆盖面不够广,民意的广泛性体现还不够充分。二是评价方式相对单一。当前干部工作社会评价仍以书面发表意见、口头谈话等传统方式为主,而书面形式由于受时间、场地等限制,不便于参评人员充分地表达真实意见;采取谈话形式了解面又受到较大制约,一部分谈话对象也因存有顾虑而不愿多发表意见。具体评价项目设计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