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官员的强势选择
官架子。一旦这种思想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他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官”,有了“官气”。“官”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圈子,营造出属于自己的氛围。在自己不断创造和营造的环境里成长,他们便很难容下任何的不同看法或意见,更加不能够容忍对于自我绝对权威的挑战。对于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曾认真地阐释过,一旦官场暴力成为一种习惯后,奴才和主子的思维就会抬头,要听到不同声音便成为臆想。公共权力如何不被私有化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一个公共权力被异化扭曲几千年的氛围里,更加要防止强势领导把工作惯性带到生活中去。个性官员必须继续保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把个性的展示融入工作的各个细节之中,把强势的效用放大在为民办实事上。这既是地区发展得以继续的基础,更是使自己得以善始善终的保障。
3.打破加快发展必然要求领导强势的怪圈 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有个强势领导,这似乎成为各方的共识。但是,这作为个案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作为普遍法则,便进入了新的发展误区。强势领导的存在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好处在于如同打仗一样,领军人物选准了,打胜仗就指日可待;危险在于如同炒股一样,不能够准确地判断绩优股和潜力股,而允许试错的政治舞台还不够成熟,垃圾股一旦占据主导地位,就会使该地万劫不复。如在慕绥新倒台之前,当地很多人感觉此人很有水平和能力,对上关系铁,对下工作狠,纠结成一个庞大的特殊利益群体,窝案大案成为注脚,最终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地方形象也大受影响。 个性官员强势与否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其基本要义仍然是个人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集中反映。个性领导为何会强势?一是既有工作推动缓慢吃力,执行力太差,必须采用非常手段彻底扭转;二是班子内部意见难以统一,做事老是达不到工作要求,作为主要领导,必须果断决策并督促落实;三是能够强势的领导必然是主要领导,一些重大部署必须由下级不折不扣完成,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工作理念没有完全得到积极响应时,只能以非常手段获取当前最迫切的成功。 4.形成彰显个性并注重实绩的好格局 要鼓励越来越多的个性官员走上领导岗位,激励有为之士工作愈发强势,从而形成一个好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新导向。所有被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的新人总是想要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和信任,同时还想要实实在在贡献一份力量来服务大众。不过,好的思路还需要铁的手段配合才行,一个人的积极性需要转化为一个区域内的集中统一决策,所以个性领导内在的自身魅力表现为极具个性,外在的工作作风表现为极度强势。 个性官员无疑是对现有政坛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