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官员的强势选择
好各方面发展的大环境。这些极具个性且平实的话,在以往的官样文章中是不多见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都倾向于说百姓话,说群众喜闻乐见的话,“不折腾”的流行便是一个明证。
严格说来,领导干部能够完全按照这些朴实话语后面蕴涵的绝对人生观、价值观来履职尽责是可喜的,因为越看似平凡越难以实现,它要求领导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眼、经得起诱惑。现实法则决定,一切有地位权势的人都会变成两面人,或许心里仍然有高洁无瑕之地,但外在表现方式一定是紧跟潮流或同流合污,或许一心一意想要改变环境,基于方法步骤的考虑却首先会选择使自己适应环境。拿上面的表态来讲,也可能会是两种结局:“一头牛”可能会是踏踏实实干事的,更可能会是牛气哄哄大搞一言堂的,这是官居高位者人性逐渐丧失、官气逐渐抬头的必然,无数倒下的领导足以证明这一点;“一把剑”可能会是对于不良习气“扬眉剑出鞘”的飞扬洒脱,更可能会是双刃剑,杀敌三千、自伤八百,最终掉转方向,把满腹怨气和怒气撒向治下本当绝对服务的群众;“一把伞”可能会是所有公众“好乘凉”的大树,更可能会是贪官污吏、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用了公共的权力,借了公众的名义,大肆捞取属于小圈子、小团体的利益,导致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终致群情激奋,危及政权。但敢于这样说的个性官员的强势表现至少还是能够给世人以信心、给前途以希望的。 2.愈挫愈勇地干实事难事 领导干部敢于亮招,既是其特有话语权的定势和强势表达,更是普通人民群众愿意继续保有希望的稳压器,至于其言行能否一致、表里是否如一,尚不得而知。当然,人民群众希望看到、感受到、享受到的都是最好的过程和结果。当个性官员以强势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需要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决断,来打压反对者的不屑一顾甚至于倒行逆施,来树立绝对权威和正面形象。 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其能带出什么样的队伍,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了其会付出什么样的行动。同样,领导干部的素质决定着其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现实工作的真实成效。领导干部不是用来看的,而是要去干的;他不是一味地要去成为政治明星,一味地制造轰动效应,而是要全心全意干好本职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奢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豪言壮语,才能够打下为人民服好务的基础。 不是说天下第一难是征地拆迁吗?耿彦波就很有一点心得,多方斡旋,果断决策,上下联动,结局就是各方交口称赞。不是说招商引资是硬骨头吗?从宿迁到昆明,仇和还就扭住不放,非得弄出点动静,搞出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政治效应来。不是说安全生产是拦路虎吗?从国家安监总局到山西后,王君不仅慷慨陈词,更是顶住各方压力,敢于从最根本的利益链条下手,打破旧格局,建立新秩序。 3.追求严于律己的传统君子人格 一个现象不应该被忽视,那就是所谓有个性的强势领导,其 |